佛教與道家的差別在哪?


樓下文尼的留言──何謂正當的修道?

這應屬道家之類的修道。道家的修道與佛家的修行是不同的。

或許你會問,我懂得道家嗎?不妨告訴你,個人在探索生命的過程
中,歷經天主教、東西哲學,然後佛教禪宗。中間也鑽研了道家仙
學,依師學了一些仙道修法。後來發現,還是佛法究竟,才志心歸命
於佛教。

文化是會互相影響的。當佛教從印度傳來中國後,帶給中國文化的影
響,是非常巨大的,中國本土的宗教,更是受到佛教很大的影響。所
以,後代的我們,可以看到道家或道教經典中,有不少的佛教名詞,
甚至連儒家也受到佛教的影響。例如宋明理學,講究性理的探究,
又何嘗不是受到佛家的影響。當然,佛教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
在中國產生了中國化的佛法,如禪宗便是。

然而,影響常常是無形的,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受到了影響。可是,人
又是多少排斥影響的,因為沒面子嘛。於是,我們會看到,當其他宗
教或學說採用了佛教的名詞、或思想之後,他會加以附合已意,有時
候就成了牽強附會,失去了佛教原有名詞的含意。很明顯的例子是:
當今的一貫道,他們用了不少佛教的東西,但佛教的東西,被一貫道
端出來時,已失去了原味。甚至,令人覺得:怎麼差那麼多呀!

道家或道教、仙學,其程度自然是高於一貫道。當他受到佛教的影
響,採用了一些佛教的名詞,作為學理或修道的憑藉時,他們對佛教
名詞的解釋,多少還有原味。但不可否認,有許多也已失去了佛教原
有名詞的含意。例如:道家對明心見性的說法,說佛家只修性、不修
命........,都與佛教的說法有誤。

換句話說,古來許多仙道之士,對佛法,並沒有正確的了解,所以他
們對佛法的解釋,常常都是不夠正確的。

世俗有句話說,隔行如隔山,世間行業尚且如此,何況宗教性命之
學。佛法何其深博,沒有真正依之鑽研、修學,是難以完全明白的。

許多地方。佛法是站在第一義來發言,道家學者卻以己之第二義觀
點,來解釋佛法。如此,怎能不錯?
 

版 主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8Dec27 11:10:07

何謂正當的修道
正當的運動,能促進身體健康,正當的思想計劃,能建立個人美
好的生,國家的前途也是如此,必須有正當領導者,以及周全計劃,
才能領導全國,邁向安和樂利社會,國泰民安。
【修道成仙成佛】則是高深莫測,其玄無比•神鬼莫知,非得天
時天人聖師出世來指點,佛說之﹝不二法門﹞,道說之﹝玄牝之﹞,
儒說之﹝道義之門﹞,世上任何聰明之人,任你讀貫三教聖人經典,
不逢天人聖師指點,均不得門而入,此門乃修道者必經之正門,也是
修道者正當之路,除此門以外之門,均稱旁門或稱左道。
天地雖大,高深莫測,天生萬物,萬物雖繁,縱錯複雜,同生一
處,然天地各賦其生存之道,傳宗接代,不失其根源,追根究底,方
能究其根源,方知天地萬物由一而生,萬物離不開陰陽自然交合變
化,其變化離不開由一結合而成•經言:天地萬物由一起,人能知一
萬事畢,此一生在人坎離,非得真師來指示,方知抽坎來填離,易經
經言【抽坎填離】,乃復回自我乾坤本來面目,正體居位,安神入座
,安者安自我之元神,自我之元神又稱自我之元性,自性為自性佛,
自性又稱菩提,自性本空,自性光明,所以明心見性者,是心明而見
性,心清不染塵,心眼清靜無染能透視真空,見自本性佛光,經言:
暗室無光窗自明,此乃明心見性之由來,為萬法歸一,正法眼藏,上
乘無上為,正等正覺之大覺者,由此而修,方能成就仙佛之道,依此
而修方為正道直正覺,離此而修乃為邪道不知不覺。
正道修法大覺者,應知進退之道,拜師學道應知有道而進,無道
而退,師公、師父為前車之鑑,不可重蹈覆轍,人難免有自尊自私之
心,道分有真假之修,真修者,真修於自性,自性自覺,知性而須要
再煉命,性者乃是人之元精,命者乃是真元氣,精氣合一造化,方能
造化生神【此造化時間為十年十月,鼎門打開,聖子誕生,神人合一
身俱六神通】,神再合於人,稱為神人合一,此時之人方有六神通,
佛言成就佛道,道言修成神仙之道,儒家言修成聖人之道。
人須要平等對待於人,時時對人抱持著平等之心,不要自我高大
之心,誇大自己,或者狗眼看人低之心理,要知天心難測,人心難
料,海水難於斗量,所以人不可貌相。人如此也!道也如此也!
陳 郁 文 敬啟 1998.12.26.晚間21.28.分 再見 祝安

文尼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8Dec26 21:31:29

回網路佛學問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