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佛法與大乘佛法    慧 廣 法師               
                                   ﹝四﹞
                    人類宗教文化的產生,和它的居住環境,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不同的
                居住環境,會產生不同的宗教。古代猶太人受到其他民族的迫害,便產生
                了他們的民族宗教──猶太教。猶太教創造出了他們的民族保護神──耶
                和華,以保護猶太民族為主,不惜殘忍的殺害其他民族。
                    印度環境炙熱、生存困難,人們對苦的感受非常深,便產生了他們厭
                離世間、追求解脫的宗教。人們害怕下輩子再來出生為人,希望透過今生
                的修行,下一生能轉生到天上、或不再出生。於是,有了不同於其他民族
                的印度宗教文化。
                    中國的環境則不同,多數地區物產豐富,只要不戰亂,人們都能安居
                樂業。於是,中國民族注重生過於注重死,人們講究的是現實生活的一切
                ,不喜歡追究那些虛無飄渺的未知之境。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
                    所以,中國產生不出宗教來,有的是講究現實人生學問的儒家、和略
                帶隱士思想的道家。直到佛教傳入國內,才刺激而由道家衍生了道教,以
                及白蓮教、一貫道等。但和印度的佛教、西洋的耶教、回教相比,其宗教
                意境差得遠了。
                    由不同的生存環境所產生的宗教,自然帶有其地區色彩,回教徒不吃
                豬肉、印度教視牛為聖,以及各宗教主要信徒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如佛教
                的出家制度。這種獨特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適合其他地區的人。
                    因此,印度佛教三衣一缽的出家方式,無法生存於中國。為什麼呢?
                因為地理環境的不同、因為民俗文化的不同。無論你怎樣說,國內的出家
                人,就是難以像印度那樣三衣一缽;甚至你可以說,國內的出家人,不能
                如法如律,乾脆還俗算了!但我們的出家人,再怎樣改變,還是不能完全
                像印度出家沙門那樣。
                    何以如此呢?因為環境、文化不同,印度是個宗教性的國家,古代印
                度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宗教,佛經記載有九十六種外道﹝宗教﹞。可見印度
                宗教之多。
                    印度的主要民族──婆羅門,男人年少就要出家修習宗教,壯年再還
                俗結婚生子,老年則再出家修練,以至於死。其他各民族對出家修練者,
                都非常恭敬,不管是哪一宗教。所以,印度出家,只要有三衣一缽,其他
                就不必掛慮,有所需要再向人化緣就好了。過著專心於道、不慮吃住穿喝
                的出家生活。
                    但要將這種印度的出家制度,在國內實行,不僅地理環境不允許,民
                俗文化也容不下。中華民族哪有供養出家人的觀念?誰願意每天多煮一些
                飯菜,等著出家人來扥缽?
                    所以,印度的出家制度──三衣一缽、孤身萬里遊,在國內是行不通
                的。
                    但出家怎麼辦?國人信仰佛教,想專心修行者,也會想出家?只好變
                通了。
                    如何變通呢?同樣是剃頭,也是捨離家庭。只是穿著有別於世人的俗
                服,以示出家的身分;同樣要受持出家戒律,但怕比丘﹝尼﹞戒,受了無
                法全守持,那不就犯戒了?便加上菩薩戒,冠在比丘戒之上,表示菩薩戒
                高於比丘戒。一旦比丘戒與菩薩戒衝突時,則捨比丘戒就菩薩戒。出家則
                多數共同生活在寺院中。這也是一種「家」的型式。只是這裡無私有財產
                ,大家過的是以「道」為主,無諍、六和的生活。
                    這其中,菩薩戒是印度傳統佛教──原始或南傳佛教所沒有的,出家
                方式也不符合傳統佛教三衣一缽。所以,按照原始出家戒律的觀點,你可
                以說國內出家人都不如法、不如律;甚至可以說,國內沒有真正的出家人
                。
                    民國初年,就有南傳佛教法師,來中國參觀了國內佛教後,表示中國
                無比丘。太虛大師曾為文辯駁,收於《太虛大師全集》中。
                    中國是否沒有真正的出家人呢?看你站在哪個觀點來看,如以原始佛
                教的出家制度來看,確實如此;如以出家的內容、和出家所證來看,則不
                然。這也就是南北傳佛教爭議所在,也由此,被古德劃分為小乘與大乘。
                小乘重於外在形式,大乘則講究內在。
                    當佛教的弘傳越來越廣,時代背景也都不一樣了。一些佛弟子,便集
                合起來,制定了一個適合時代環境的出家制度,就是菩薩戒。對佛教教理
                也作了某些修正。例如:將傳統以出家為主的佛教,改為出家、在家平等
                ;將傳統以形式為主的佛教,改以內證為主。
                    所以,在大乘佛教中,在家也可以弘法;菩薩有出家者,也有在家者
                ;菩薩僧不僅是出家人,在家證入聖位者,也是菩薩僧。這在傳統佛教是
                不允許的。弘法是出家事,在家只能當外護;僧必須是剃頭著袈裟的出家
                沙門,在家人就是有什麼修證,也不能稱為僧。甚至說,出家才能證到四
                果阿羅漢,在家修行最高只能證到三果阿那含。
                    有趣的是:這就好比古代社會的男尊女卑。但到了二十世紀末的今天
                ,結過婚的先生,你再有這個觀念看看,太太不會給你好臉色看!這是個
                女權高張的時代,女士們不斷的高喊男女平等。不少地方,女權已超過了
                男權,換男人要喊女男平等了。
                    從這個社會觀點來看,你不覺得大乘佛教比較符合現代社會嗎?原始
                或南傳佛教,猶如古代社會,重男輕女──出家尊貴、在家卑賤;大乘佛
                教則猶如現代社會,男女平等──出家、在家平等。這點,你能說,大乘
                佛教不比南傳、原始佛教好嗎?
                    當然,平等是機會的給予,不是說每個人都一樣大。在大乘佛教中,
                在家居士當然還是要禮敬出家師父,佛法僧三寶還是在家信徒的皈依處。
                只是說,在家居士如果德學夠,你也可以講經說法、度化眾生;在家居士
                ,如果肯修行,也可以達到出家的修證。這在原始、南傳佛教中,在家居
                士是沒有這種機會的,就算有也很少。
                    因此,平等是可貴的。但平等的過了頭,也是不足取。像《維摩詰經
                》中,維摩詰居士將佛陀的十大出家弟子,幾乎說的無一是處,則是個異
                類,不能代表大乘佛教的態度。可能是某些在家佛弟子,對傳統以出家為
                尊制度的一種反彈而已。
                    所以,大乘佛教不是沒有毛病、它也有一些不該有的東西。但大乘佛
                教裡面則有許多寶藏。過去的祖師大德,留下了多少的智慧結晶。
                    大乘佛教的精神也是可貴的,它是不斷進取、不斷創發的,帶給佛教
                徒無窮的希望。除了佛陀所說的修行方法之外,從大乘佛法中,我們發現
                ,還有許多修行的方法。說不定哪一天會有一種修行方法,讓人很容易就
                入定。這不也很好嗎?
                    佛所說原始佛法,相信大乘佛教徒不會懷疑。只是某些因地制宜的制
                度方法,因著時空背景的不同,今人已無法採用,不得有所變通而已。試
                問:現今國內執著原始佛法者,一切都能如法、如律,像佛世弟子般的修
                行、生活嗎?

大乘佛教的根據】   【網路回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