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唸能往生淨土嗎?


好像有些傷感哦,站長預告了這個網站的事,這兩天來這裡談話的少
了。在默哀嗎?或者,跟這幾天白天有時連線連不上有關?希望網路
公司線路不要有問題。還是早點找到好地方,先做搬移也好。

版主來開個話題。

去年的冬天特別冷,一些老人耐不了許多寒,紛紛離開世間,以示對
寒冷天氣的抗議。去年入冬以來,到目前為止,版主就接到了三通往
生家屬,請求助念的電話。都是相識的佛教信徒,能不去嗎?

國內佛教徒,一百個有九十五以上,命終都是求生淨土的。不知道從
什麼時候開始,淨土宗很強調、注重命終要助念,以幫助往生淨土。
有些專事助念者,還演說、著作,談其助念的功效,有多大多大,好
像說某某人沒有他的助念,就不能往生淨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印光大師嗎?命終要八小時,不動他身
體,動了他會痛苦;要不斷助念八小時。助念者好辛苦哦。

這些說法對嗎?它並不符合佛陀的教說;過去醫學不發達,祖師對死
亡的解說,也不一定正確。

可是,那又如何呢?人已經死了。死人之事,活人不知。活人能為過
世者所做的最後服務,只有在這裡了。就八小時都不動他、八小時一
直給他念佛吧。許多佛教徒的觀念都是這樣的。

看看印度古代處理死亡之事,人死後不久就抱去燒,燒完丟入恆河,
多省事;再看看西藏以往處理死亡,也是死後不久,就抱到山上天
藏,由喇嘛說法、天藏師將屍身切成一塊一塊,呼叫一聲,天鷹到來
將屍身吞食一空。他們說,這是死後還能以身布施。

再來看,回教處理死亡,人死隔天就要下葬;耶教處理死亡,也不出
三天就要下葬,多省事。在他們二世論的觀念中,人死不是上天堂,
就是下地獄,靈魂已離開軀體,還留著它幹嘛。

可是,在以儒家文化為主的華人國家,就不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
是「生」的文化,不願面對死亡。所以,人死了還要把他當作活著,
屍體要放在家中一星期、二星期,或放的更久。土葬著還要選個好地
理風水、看個好日子,希望死者能庇祐活人子孫。你又能耐他何!

佛教徒死後幾天,還要不斷的助念,也非佛教正確的方式,而是受了
民間道教、神教方式的影響。可是,當你相識的朋友,提出要求時,
你又能不去嗎?

許多法師或多少正信居士,早已灌輸了一般佛教徒,用功當及時,莫
待死後。對死者最有幫助的,應在命終前,多替他作善事功德──供
養三寶、布施濟貧等,或逝後不久即為他作功德、及助念。然而國人
總是多多益善,死了幾天,只要屍體還放在家中,多多來助念吧。

誰知道,這一定是沒必要的?誰可以改變這些沒必要的?版主請他一
頓。

版主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9Mar2 15:15:01

助念猶如替死者覆蓋往生被一樣,是目前社會上流行的宗教行為。由
於佛教徒多認為佛號有不可思議的力量,能令聞者獲福,故設此異方
便以慰生者。事實上,有情眾生身壞命終將投生何處,自與業相應,
並非外力所能干預。依律制而言,不論出家在家,也不論動機善惡,
若勸人輕生使人自殺身亡,就犯了重罪。因此,不應在病危的人身旁
助念促其往生。
人死後八小時內不可移動其遺體的說法,只是靈魂見。若從佛法的立
場來看,這種說法不值一笑。蓋若身體尚能感覺痛苦,則其人根本還
是活人;反之,人死識滅,屍體只是一堆物質,不會再有感覺。
要之,助念雖能安慰死者的家屬,卻也助長眾生的邪見。仍是老話,
說法應本著『正直捨方便』的原則,勸信眾持戒、佈施、行善。佛法
不作人情送,不一昧迎合大眾口味。

摩訶男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9Mar2 18:37:14

摩訶男仁者..你好

「佛號」你老大概不喜歡聽、後學就省了。
1、「有情眾生身壞命終將投生何處,自與業相應,」
2、「人死識滅,」
移來兩句你老的留言,敬請解惑:既有「投生何處」之說,
而「人死識滅」了,那又要如何投生?
又上回請教的問題:1、「以自己為洲嶼」2、「以法義為洲嶼」
這兩句的「自己」「法義」,也請解惑。

南無佛 南無法 南無僧

佛弟子 後學 阿牛 頂禮1999/3/2 23/10

大牛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9Mar2 23:16:59

大牛仁者:
『投生』與『人死識滅』二者並無矛盾。質言之,餘蘊未盡,必然受
後有。事實上,有情眾生身壞命終並沒有甚麼靈魂之類的東西離體投
生他方,而是異陰相續,因業力而再生。『投生』一詞只是方便的說
法,其語意實不足以表達佛法知見。『人死識滅』也是同樣的道理,
『識』無時無刻不在生滅,並非等人死了才滅去。『自洲自依,法洲
法依』的教誡是很明白的,譬如你要成為好學生,必須遵守校規,把
書讀好,行有餘力則熱心公益。若有人進了學校,成天唸校長或老師
的名字,該學該做的功課卻荒廢了,雖然他熱心於公益,仍不算是個
好學生。我這麼說,你明白嗎?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
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摩訶男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9Mar3 06:46:27

摩訶男呀
你談到助念與死亡,大部分是對的,許多佛教徒也都知道。但版主談
的主題不在這裡,而是結語中的──
「誰知道,這一定是沒必要的?誰可以改變這些沒必要的?」

你就像站在門內說門外事:那個要怎樣、這個要怎樣。當然很容易,
但外在世界並不會因你門內之說,而有所改變。

版主之意是:如何站到佛教徒死亡者現場,
當他們要死後八小時都不動屍體時,說動他們不必那樣;
當他們要求助念時,說動他們不必那麼助念;
乃至於,說動他們不必將屍體放在家中那麼久。 

讓他們因你之說,能正見也能正行,那真是功德無量了!許多佛教徒
都會因你而受惠。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當你要將思想言論化為行動,加以實行時,相信你會改變很多的,以
後說話不會再那麼理直氣壯了。唉!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現實
往往是很難符合理想的。

版主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9Mar3 06:39:30

摩訶男仁者..你好

仁者如是說:
「餘蘊未盡,必然受後有。事實上,有情眾生身壞命終並沒有甚麼
靈魂之類的東西離體投生他方,而是異陰相續,因業力而再生。」
阿牛問:「靈魂」改成「異陰」。「投生」改成「再生」。這就不違
背「三法印」嗎?

仁者如是說:
『投生』一詞只是方便的說法,其語意實不足以表達佛法知見。
『人死識滅』也是同樣的道理,
阿牛問:後學以前學的「念佛」「參禪」「持咒」等等都是「方便
法」,仁者一向主張「正直捨方便」,對「方便法」很不以為然,現
在想跟你老學「正直法」,竟講「方便法」這個嗎????

仁者如是說:
『自洲自依,法洲法依』的教誡是很明白的,…… 我這麼說,你明
白嗎?
阿牛如是答:你老沒直說,只說「方便法」我怎會明白。

仁者如是說:
譬如你要成為好學生,必須遵守校規,把書讀好,行有餘力則熱心公
益。
阿牛如是答:舉雙手站成。

仁者如是說:
若有人進了學校,成天唸校長或老師的名字,該學該做的功課卻荒廢
了,雖然他熱心於公益,仍不算是個好學生。我這麼說,你明白嗎?
阿牛如是答:進了學校求學問,又不是要修定力,成天唸校長或老
師的名字幹什?若要修定力亦無不可。你問我明白嗎?我不知要明白
什麼?請仁者 『直說不要方便說』 是盼。

南無十方佛 南無十方法 南無十方僧

佛弟子 後學 大牛 頂禮 1999/3/3 23/10
大牛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9Mar3 23:24:08

『異陰』與『靈魂』根本是兩碼子事,不能混為一談。譬如打火機能
打出火來,是因具備了燃燒的條件。在你扣動打火機之前,其內外都
沒有火。火焰的大小、亮度、熱度、...也會因燃燒條件的不同
而變化。『再生』是指造成生命現象的條件仍繼續存在,從而使生命
keep running。『投生』則是指身體會生、老、病、死,而靈魂則
不滅;人死往生如同搬家、換衣服一樣。這兩種知見如何能相等同?
其實,時下一般人的『往生』、『神識離體』、..等觀念,都是『
命異身異』的邊見。
至於唸校長、老師名字的問題,倘若是為了習定,唸佛不失為一個法
門。不過,據我看,大多數人唸佛是為了求佛接引往生淨土。你餓了
就必須『自己』吃飯,欲求知就必須『自己』努力讀書。別人不能替
你吃飯、讀書啊!

摩訶男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9Mar4 08:01:41

助念其實是個大問題,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可以說有用還是沒用的。舉
例來說,很多佛教徒都是因為有人幫家人助念,看到家人遺容轉好,
或是有一些感應,因而開始進入佛門。比如說這樣的例子,你不能說
他不是因為正信而入佛門,就說這樣不好。因為後來因這樣的因緣,
深入瞭解佛法的,也大有人在。

版主大人提出很多值得研究的問題,末學提供一些想法,希望先進可
以補充指正。

>當他們要死後八小時都不動屍體時,說動他們不必那樣;

其實,現在醫界也開始有人認為八小時不動的主張有理。另外,一個
問題是,現在醫界都還沒有完全無爭議的死亡論定。也就是說,在什
麼情況下,可以論定人已死,是有爭議的。以前大家用心跳沒了,呼
吸停止,現在用腦死,難保以後不會有新的發現。

可是,八小時不動會有一些問題。比如說,器官捐贈,或是醫院病床
不夠。這裡末學有兩個建議:第一點,鼓勵佛教徒做器官捐贈。我們
看佛經,佛陀在生時都可以捐出自己的身體,那麼佛教徒不該在死後
捐出器官來嗎?第二點,如果醫生認定救活的機會不大,那就帶病人
回家。放置幾小時當然問題就小多了。

>當他們要求助念時,說動他們不必那麼助念;

在平時就開導,助念並不一定要法師去,最好是親人助念。這當然可
想是挺困難的。要不然就明文規定,平日要多來聽經聞法,或是做做
義工,寺方呢因人力有些,需要助念時以這些人或其親人為主。這樣
也順便鼓勵大家多參與寺院的活動,能有更多機會聽聞佛法。

>乃至於,說動他們不必將屍體放在家中那麼久。

這有點不明白。那麼久是多久呢?現代有些年輕一代,甚至不太希望
家人在自己家過逝。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要留死者久一點,有什麼不
妥之處嗎?

傳緣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9Mar3 10:58:45

懺焰主流非佛教之福

很多修淨土的佛教徒都一廂情願地認為,由於助念之因緣,引導了很
多人加入了正信的佛教,本人是很不贊同的。蓋不因智信,而以宗教
情感皈依了佛教的信徒,可能是加速佛法滅亡的導因。嗚呼!

現今我們中國佛教的主流面貌,大部份很多法師和居士,天天不是忙
於這裡拜懺,那邊放焰口度亡,其傳教方式沒佛法智慧的內容,吸納
之佛徒素質也參差,每每以他們世俗的習氣以之為佛法,因循苟且,
惡性循環。我們還可以繼續隱惡揚善嗎?我們還可以沾沾自喜而不作
救教之反思嗎?

曾經親見一些友人,由最初接觸懺焰至皈依,到後來出了家,他們打
法器與唱念功夫都有點不錯,他們計較單錢多少了,漸漸,他們有了
名氣,房屋擁有了;有些,股票也多了,而跟隨著他們的信徒似乎都
沒甚主見,總之師父的修行是好的。雖然,他們的個案不盡相同,而
也未必所有法師居士也如此。我想証明的是———由於助念、度亡是
可以吸納信徒的,但並不都是正信的,在整個佛教氛圍下,他們正扮
演著破壞佛法的罪人。不正視佛教傳揚中的此一嚴重缺陷,實愧為真
愛護佛法之真正佛弟子。


我們拿出良知,放棄盲目追隨不好的傳統,佛法必然久住。充滿智慧
網路上的諸公、婆,我們一起邁步吧!

學功夫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9Mar3 23:47:39

我不明白,為什麼非要攻擊『宗教熱情』?好了,他們這些佛教徒,
可能沒有您『正信』,沒有您那樣有『智慧』,但是,他們的護持,
讓您有寺院可以親近,讓您可以有很多經書讀,讓您可以在這引經據
典的責怪他們迷信。

得了便宜還賣乖,豈是正信佛子所為?

就希望他們能更上一層,深入佛理而言,這當然是菩薩心腸。不過,
有時事情也並不一定如我們所想。第一,其實,有些您覺得,終日在
那趕經懺的法師居士,您認為他們沒修行,可不一定是對的。一個人
整天打坐,整天讀經,也不一定很有修行。一個人整天就做些看起來
沒有什麼特別事的人,也不一定是沒有修行。第二,有些人因緣不具
足,您不讓他做做這些事,他們也不知要做什麼。佛不渡無緣人。我
們至少也在這讓他們和佛法結緣。將來有一世開花結果。

現在放眼望去,我還沒見到哪個佛教道場沒有被攻擊批評過,除非這
道場太少和外界接觸。這佛教如果不興,當真都是這些道場的問題?
當真『護持正法』的都是我們這群底下吵吵鬧鬧,互相批評的居士?

傳緣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9Mar4 03:29:39

樓上傳緣、學功夫之說,也各言之成理。可知有時候看事情,不能只
看主要的一件事,還要看旁及的部分。

就像討論區曾談到,佛教徒為往生者蓋「往生被」之非。可是,現實
生活上,就有人目睹,某人因往生被的因緣,而正信佛法;並且信的
是不認同此往生被的南傳佛法。這不是很有趣嗎?

其實,人死亡與否,現在的醫學界,已能毫無疑問的判斷,從瞳孔的
放大、呼吸、心跳的停止,以至腦波的靜止,這在當今的醫學界,都
有儀器能很準確的測出。問問西醫師就知道。

淨土宗強調亡者要在八小時之內,不可移動軀體,用意當然是很好
的。但如果其根據是人死後,其神識尚未離開身體,所以移動其身
體,他會痛苦,甚至生瞋心而下墮,那就說不通了。

正因為神識離開身體,人才死亡,若神識未離開身體,人就不可能死
亡。神識尚在,身體必然會有一些生命現象存在,如呼吸、脈搏跳
動、腦的波動等。只要有一絲生命現象存在,對專業的醫生來說,是
不可能誤判的。

若說人死後,移動其身體,死者會痛苦,這更說不過去。死人對身體
是毫無感覺的,若有感覺即非死人。其實,不必到死,活人注射麻醉
劑,對他割肉他就沒有感覺了;被催眠之人,打他他也不會痛。何況
,神識離身,已死之人。

當然,助念不可完全否定其功效,對某些亡者來說,相信臨終助念是
有幫助的。

只是,有些人未免對助念太誇大其詞了,那也不見得好。淨土宗可能
常有一些誇大之詞,如說人死如龜脫殼,痛苦萬分。這種說法,造成
了人們對死亡極大的恐懼!人死真的那麼痛苦嗎?某些人可能是這
樣,但大部分人未必如此。

以佛教的理念,處理死亡應該也像耶、回那樣,儘速埋葬,實在不需
要還擺在家裡一星期、兩星期,最多三天,也夠久了。

至於亡者軀體是否該放在家裡?傳統的觀念,是要放在家裡,以便守
靈盡孝思;現代人則不喜歡,往往一死就送往殯儀館。最好的方法
是:命終後,幾小時內,在家裡為其助念,然後就移往殯儀館裝殮。
試想,棺木放在家中,對家人、對鄰居,都不是一種很好的感覺。如
果再放上一星期、兩星期或更久,那更是衛生堪慮!

只是啊,放在殯儀館的話,常是太熱鬧了,不是那邊在念經,就是這
邊在燒紙錢;人來人往,此聲起、彼聲落,真是「吵死人」!

版主 寫信來吧∣∣進來看看啦 1999Mar4 06:27:05

回佛法討論室精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