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所衝突,並由衝突引生內心的煩惱。這時候應 該怎麼辦?在處理與決定事情時,偶爾內心也會產生矛盾,不知道怎麼做 才好。於是,煩惱也就免不了。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一般人遇到這些事情時,大多採取「發洩」的方式,以紓解內心的煩 惱。譬如︰向知己好友傾訴,將心中對某人的不滿、怨懟,或者心中的矛 盾說出來。說完後,煩惱便一掃而空;或者,以寫日記方式,將心中的煩 惱寫下來。寫完後,內心的煩惱得到寄託,便不存在了。
這些方式,都有紓解心中煩惱、減輕壓力的功效,有助於心理衛生, 不容否認其價值。但也不可否認,這只是發洩,對心理衛生來說,只是治 標。表面上看來,煩惱是消除掉了,可是,實際上並沒有,只是潛伏著─ ─至少煩惱的根還在。所以,以發洩方式來消除煩惱,並非最好的方法, 也非究竟的方法。
那麼,煩惱要以什麼方式,才能究竟解除呢?這正是本文所要述說的 。方法如下──當日常生活上,由於人事或工作、乃至修行、研究等等, 一有了衝突,糾紛、矛盾、不滿、怨憤等煩惱時,究竟的解決方法是︰從 事情產生的因緣,去發現形成煩惱的因素;再從形成煩惱的因素中,來認 清煩惱的真相,並且調整、修正自己的觀念與行為,從而瓦解煩惱,徹底 的消除煩惱。這才是標本兼治。
世間事情都是有因有緣的,煩惱也不例外。有因有緣形成煩惱,有因 有緣煩惱得以消除。所以,要真正的消除煩惱,必須對形成煩惱的因緣有 所了解,才有可能。
「因緣」是什麼呢?它是指形或一件事情的相關因素。最主要的、最 根本的就叫做「因」,次要的就叫做「緣」。一件事情的產生,它最先的 、最主要的動機只能有一個。所以「因」只有一個。但「因」要形或果實 ,卻要有不少的相關因素來配合。這些相關因素就叫做「緣」。所以促成 一件事情產生的「緣」,就不止一個了。
為什麼會有因緣?因緣不是憑空而生的。因緣又復因緣。從煩惱因緣 形成的了解與探究中,我們會發現,一切煩惱都是產生於自己的妄執,也 就是錯誤的知見與行為。所以,只要調整、修正自己的觀念行為,不再妄 執、堅固執著,煩惱便消除了。
這才是能究竟消除煩惱的方法。
──本文引自《無我與隨緣》一書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