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修好?在家修好?

在什麼行業說什麼話,其實也不見得是老王賣瓜誇瓜甜;什麼身分說
什麼話,因為人在其中,最了解其中事。

有人問修行是在家修好,還是出家修好,問到出家人,十個有八個,
會跟你說:當然是出家修好。

你想想看,在家的話,如結婚就有家庭、兒女,那麼就要有事業或工
作,要努力賺錢想家活口,不然餓死怎辦?再來,有家之人,夫妻的
相處,兒女的養育,都是非常勞神費心的事,又還有多少時間去修
呢?就算不結婚,在家太自由了,容易放逸,道心亦不容易堅固。所
以,在家修,除非你有很好適合用功的環境,又有相當的道心。否則
說在家修好,說說罷了。

可是這樣說,如果聽者是在家人的話,十個有八個心裡會不認同:在
家修也可以呀........


大名:慧廣法師於2000/05/12(09:27)發表

為何會這種極度的差異呢?因為身份不同,感受自也不同。

對大多數的佛教徒來說,自然是在家修比較好,因為,他們還沒有達
到要出離這個世間的心。要捨離世間的種種,談何容易。無疑,在家
修是比較好的。

另外,也牽涉到修什麼的問題,如不是修解脫道,而是一般的修、或
修福慧,也不否認在家修比較好。

出家修好,是站在佛法的最終目標而言。站在這個觀點來說,其他的
修行都只是方便,包括在家修好。

在家人若未出過家,跟他說出家修好,他是不可能完全了解的;反
之,出家人都曾在家修過。在家修好或出家修好,他都了然於心吧?


大名:慧廣法師於2000/05/13(09:26)回應

慧廣法師您好:

看到這個主題,正是我目前的茫點所在.出家一念在心頭迴盪已久,但
遲遲未有決定性的行動,之所以如此,乃因下述觀念,請慧廣師能指點
指點。

我認為:人,存在於世,必須盡其最基本的責任,即自立更生,不靠他人
之力而活,養活自己是所有生命必需之基本尊嚴及存在之價值,故我不
能接受"供養出家人"一事,也因為此一緣由,我現於俗世間工作賺取生
活所需,憑藉一己之力,一點一滴打造未來修行環境.靠供養而存在,是
種未善盡自責的行為.修行實為我需,但前題是:我必須先養得起自己,
這是任何生命存在的基本尊嚴.

在家 Vivian 敬上
大名:VivianCheng於2000/05/13(09:28)回應


>>我認為:人,存在於世,必須盡其最基本的責任,即自立更生,不靠他
>>人之力而活,

這種說法沒有錯,能夠這樣當然很好,但人真能這樣嗎?有幾種情況
不能。如:幼小未有工作能力時不能;病弱時不能;年老時不能..。
再來看,就算排除了這些因素,人又能完全不依靠他人而活嗎?好像
也不能。因為,人不能都自己耕田、收割稻米;不能都自己種菜、煮
菜。在現代的文明社會中,一切文明設施,更不可能都自己來建設,
如電、電話、汽車........等等。

所以,人總是有依靠他人而活的時候,甚至可以說,人若無他人可依
靠,一個人是無法生活在文明社會中的。人類社會就是個環環相扣,
依因待緣的團體,沒有人能自外於這個團體。只是在接受他人的給予
時,我們也要有所付出就是。


>>養活自己是所有生命必需之基本尊嚴及存在之價值,故我不能接
受"供養出家人"一事,

這種說法也不能說是錯。但這個觀念是根源於中華文化的,也就是受
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講究現世,對死後孔子則未置可否,「未知
生焉知死?」。這是孔子對死的態度。死亡,在儒家中是無解的,只
好把死亡視為歸,「死者歸也」。但是,試問:國人能接受這樣的死
亡觀念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會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不認
同吧?

所以,佛教傳來中國之後,便吸引眾多國人的信仰。佛教的宗教文
化,影響國人心裡甚深。但有些觀念,是佛教沒法改變的。就是緣於
印度供養出家僧侶的觀念,國人在儒家文化觀念下,大多不容易接
受。

印度環境炎熱,生活貧窮困苦,導致人們容易產生厭世的觀念,引發
產生追求後世安樂的宗教思想(其他宗教),或者當世能解脫苦惱的方
法(佛教)。而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捨離家業,專志修行是需要的,
於是便有出家修行的僧侶出現。由於要專心於修行,出家後,也就不
再經營世俗事業,飲食穿著所需,就向人們乞求。而印度人則敬佩於
能夠出家修行者,不管是哪一宗教的修行者,向之乞食,他們都會隨
份供養,好讓出家人能夠安心修行。這種出家乞食、在家供養的風
氣,不得不說是印度環境下的產物。

但我國環境不同於印度,中國土地豐厚,氣侯大多也不壞,只要國家
不戰亂,人民勤勞耕作之下,一定能豐衣足食。所以,以農立國的中
華民族,講究的是勤勞奮鬥、自力耕生。因此,佛教傳來中國後,印
度出家的扥缽乞食,在中國便行不通,中國僧人必須自行煮食;國人
也沒有像印度那樣有供養出家僧侶的觀念,古代禪宗叢林便自備農
田,實行農禪制度,有名的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便是
在這種環境下所說出的名言。你說,這些禪宗僧侶的自力而活,是否
符合你的理想呢?

直到現在,台灣仍有這樣的出家生活,如慈濟的出家眾,她們不接受
人們供養,以作加工的收入來維生,其他散居各地,亦有如此不受人
供養者。但依印度傳來佛制出家戒而言,出家而營生則是不如法的。
有人也質疑:出家如此又何必出家,在家修就好了。你又如何看待
呢?

再談,有疑問可提出。


大名:慧廣法師於2000/05/13(09:35)回應

慧廣法師
阿彌陀佛,有個疑問想請教法師。
在大涅槃經第一卷中說到,眾生因為知道佛要入涅槃了,每個人都想
成為佛的最後供養者,可是不管眾生再怎麼的請佛接受供養,佛就是
默然不受,而獨接受純陀的供養,這是為什麼?
在其它經典中,只要有眾生供養佛,佛都會接受,為什麼在大涅槃經
中卻不是這樣?
請法師解惑,阿彌陀佛
大名:慈心(139.175.57.204)於2000/05/13(15:27)回應


《長阿含經》卷三遊行經,曾談到佛涅槃前受周那(純陀)供養之事。
周那或可說是佛涅槃前所度之最後弟子。他聽聞佛陀說法心生歡喜,
即請佛於隔天受供,佛許可。隔天,佛往受供,見到菜中有栴檀樹耳
一味菜,還交代周那:「勿以此耳與諸比丘。」意謂佛知此木耳有
毒,佛乃自己受食此耳,禁止其他比丘食用。

佛受供後,病況加劇。阿難乃質疑:周那的供養有獲得福利嗎?因為
佛在吃了他的供養後,就要加快入滅了。佛告阿難:

「勿作是言!勿作是言!今者周那為獲大利、為得壽命、得色、得
力、得善名譽、生多財寶、死得生天、所欲自然。所以者何?佛初成
道能施食者,臨滅度能施食者,此二功德正等無異。」佛並要阿難去
安慰周那,讓他知道,佛臨滅度前受他供養,他獲得大果報。免得周
那心有內疚,退失信心。周那知道佛將入滅,一同來見佛,要求佛允
許他先佛入涅槃。佛允許,周那即於佛前而般涅槃........。

以上,提供參考。


大名:慧廣法師於2000/05/14(10:03)回應

慧廣法師
阿彌陀佛,感謝您的解惑,可是我還是有一事不明,即然佛
陀最後在要入涅槃時為了要讓純陀成就福田,在最後時刻也不捨眾
生,但為什麼不也讓其他人成就?
大名:慈心於2000/05/14(11:16)回應


問題既出於經文,顯然答案也在經文中,請耐心多看看經文。離經文
而有答案,也只是個人想當然耳,未必符合經意、佛意。


大名:慧廣法師於2000/05/15(09:11)回應

了解
謝謝師父,阿彌陀佛
大名:慈心於2000/05/15(09:37)回應

慧廣法師,謝謝您的開示,精闢點出"供養文化"之差異,但仍有些困惑,請求點化。
供養者,出自無相,無所求之心,其福德無量,此必無可疑處,故許多在家者
願極願佈施供養。
但對受供養者而言,何德何能可以接受如此無量之布施? 如何當之無愧?如何將所受轉化成無量功德迴向於施主?
若無法轉化施與受之間的能量,受供者如何自處並坦然面對眾生呢?
出家修行實為天地大事,一切思維行為,神佛共鑒,任行道遠,誠惶恐有負其
責。
看過一篇佛經故事感觸甚深:
一日,佛於托缽途中,一人指責出家人,不播種,耕種,收割,為社會之負擔,
佛陀回答道:弘揚佛法,植於人心,這豈不是在播種嗎?
人民體驗,觀想,精進修持佛法,這不就是耕種嗎?
進而信心清淨,而達涅槃,這不就是收割嗎?
看了此篇,在心中迴盪許多,我真能如此渡化己身及他人嗎?

Vivian Cheng
大名:VivianCheng於2000/05/17(09:52)回應


佛制出家以扥缽乞食為生。天亮前往扥缽,隨人施予,不加揀擇。午
前吃畢,午後不食;衣則三衣,必以壞色為主。可見出家生活,只求
物質能夠滋生即可。

出家扥缽,雖接受信施,無形中,也是與眾生結緣。當供養者見到出
家清淨形象,便會生起追求解脫之想,於是便令佈施供養者種下了出
世因。所以,出家僧人接受供養時,雖是接受,但也是給予。如此,
也就可以了解佛經中說的:出家僧侶乃世間福田之說。

出家只要淡薄於名利,守戒清淨,隨因緣自修、利他,不會信施難
消。當前台灣、中國等大乘佛教僧人,雖因環境關係,不能依佛制,
扥缽乞食,必須自行煮食,但皆以素食為主,不講究享受。所接受的
佈施供養,也都是信眾在自用有餘之下,自行發心出來,並非強求而
得。在家居士的一點發心,讓出家者可以不必經營世俗維生事業,而
能專心道業,成就必快。這不也是在家佈施供養護持出家僧侶的功德
嗎?


大名:慧廣法師於2000/05/18(09:19)回應

慧廣師我有一念,請您點化:
在俗世生活裡都無法比他人來得能處理與適應,又當如何面對修行過程中, 更嚴厲的考驗呢?若因無法適應世俗生態,而轉移到宗教裡,是更上一層樓,還是逃避現實?
為應證出家不是逃避,我努力投入工作,妥善處理周遭之人事物,雖於其中
不得其樂,我卻視其為修行必經的歷鍊,有能耐通過世俗生活的磨練,才有資格進一層接受更嚴厲的修行考驗。

大名:VivianCheng於2000/05/18(18:07)回應


你說的沒錯,在家做不好的,出家也未必做得好,出家並非為了要逃
避什麼。

只是得與失、消極與積極,是一對攣生兄弟。當人們說出家是消極
時,並沒有錯,出家是消極了在家的某些,而積極了出家的某些;必
須消極了某些,才能有某方面的積極。當人們說在家人是積極的,也
沒錯。但在積極中,生命的某方面卻被忽視而消極了。


大名:慧廣法師於2000/05/20(10:32)回應

慧廣法師,感謝您的開示,轉化了我某些思維方式,原本"眼前無路想回頭"鬱結,一轉念為"柳暗花明又一村",周遭的空氣,鮮得格外清爽。
由於人的有限性,常陷入兩難及矛盾的窘境中,無明之苦,隨之而來,這
是人類的悲劇與宿命,也因此唯有超越自我,淨化心靈,找回佛性,才能
跳脫出人類既有之意志型態.
某方面的消極性,必存在另方面的積極性,反之亦然.在決擇取捨間,全
靠個 人功力, 不是嗎?
經過與您的往返問答後,我會重新思考,再次出發. Thank you verymuch!

Vivian Cheng

大名:VivianCheng於2000/05/23(11:24)回應

[回選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