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問題的解答 ◎慧廣法師
1
>>我總無法感應到世間真有佛菩薩的存在........
凡夫要感應到佛菩薩的存在,不是容易的。有句詩說「千江有水千江
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佛菩薩如天上月,只要地上有水、水清澈,
就能映現出月亮;如果水混濁,就感受不到月亮了。人心常如波浪,
在各種業力牽引之下,執著、妄想、煩惱紛紛擾擾,如何能感應到佛
菩薩的存在?雖然佛菩薩常在,就如天上月。但也要天上無雲、地上
水澄清才行。
反過來說,佛菩薩常在你我身旁,只是我們不認識。《阿含經》有
「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之說。換句話說,若見得了世間真相
、見得了佛法真諦,便是見到了佛。什麼是「菩薩」呢?當你見到有
人肯佈施,肯給人幫忙、奉獻,乃至犧牲,菩薩就在那裡。
2
>>我想我的根性應可歸類於【法行人】吧?
《佛學大辭典》:
法行──
(術語)二行人之一。自思如法而行,謂之法行人。玄義十曰:
「教門為信行人,觀門為法行人。」
信行──
(術語)對於法行而言,自依聖法而行,謂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謂
之信行。信行者為鈍根而成聞慧,法行者為利根而成思慧。玄義十
曰:「教門為信行人,觀門為法行人。」
..........................................
「法行人」屬於比較理性、依理而行的人,但也比較「鐵齒」,任何
事情他沒有經驗、或沒研究明白之前,他絕不會相信。他可能多疑,
比較沒有信心。但一旦讓他弄明白了,他就會相信,不再懷疑,信心
會很堅固。
「信行人」感情多於理性,容易相信人家,自己不一定懂,但因為相
信某人,某人說什麼,他就信什麼。
在學佛修行上,「信行人」比「法行人」容易入門,修學起來也較
「法行人」輕鬆。因為他相信老師、善知識,在老師、善知識等過來
人指導下修學,會少走許多冤枉路,但先決條件是:他必須遇到好老
師。
「法行人」不大容易相信別人,喜歡自己來,常會撞的鼻青臉腫,走
過不少冤枉路。好處是:經驗豐富、一旦明白相信了,就信心不疑。
有人會以為:學佛只用理性,不用感情,其實不然,理性、感情都必
須投入的。如禪宗參禪是比較理性化的,淨土宗念佛則要投入感情;
顯教師徒之間,比較不講究感情,密教師徒之間,則必須有很深厚的
感情。如密法主張要完全相信上師、要修上師相應法....等,都是感
情的運用。
而一個人也不可能完全是「法行人」、或「信行人」,只是較傾向
「法行」,或傾向「信行」而已。
|
在《中阿含經》看到一段相關經文──
「若有比丘,非俱解脫、非慧解脫,又非身
證、復非見道;非信解脫亦非法行,而有信行。
云何比丘而有信行?若有比丘,一向決定信佛
法眾,隨所聞法以慧觀忍,不如法行。
如是比丘而有信行。此比丘,我為說行無放
逸。」
~~大正藏第1冊752頁、上,《中阿含經》卷52。~~
|
3
>>每當想到師父,你在當年英俊風發時就決心出家,我心底除了敬仰
>>十分之外,還多了一份隱隱莫名的不忍呢!........
當年剃度出家時,有幾位居士在場觀禮。儀式進行中,見到一位太太
不覺留下眼淚,轉過身去。還好,父母沒有在場。
我國文化是以儒家文化為主,儒家文化和印度傳來的佛教文化,某些
地方可以說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馳。所以,從小受儒家文化薰陶的國
人,要正確的理解佛教,難免會有阻礙,或顯現出不認同的心態。
佛教國家的泰國,則與我國完全相反。家中有子要出家,父母高興萬
分,如辦喜事般歡送兒子去出家;出家還俗,同樣高興。認為兒子長
大了,可以結婚、做事業了。他們把出家視如我國的當兵訓練。
想要正確了解佛教出家含義,請看拙作《佛教的教理與修行》、第50
頁。
5
>>如果,當年有父母或是妻兒聲淚俱下的挽留,你還會堅持剃度出家
>>嗎?
這樣是不可能出家的,當師父的,也不會在這種情況下為人剃度。請
看拙作《佛教的教理與修行》、第61頁。出家是有限制的,不是任何
人都可以出家。
|
5
>>佛教教導吃素來長養慈悲心,我也依教奉行,至今仍吃素。但發現
>>自己的慈悲心,並沒有因為吃素而增多,反而造成生活上一些不便
吃素自有其福報,它讓世間少些殺業。若配合正確修行,慈悲心當生
長的快;若吃素而不修行,則猶如牛、羊之食草,慈悲心何從生起?
6
>>性慾本身是善?是惡?還是無記?不管男生愛女生、男生愛男生,
>>抑或是女生愛女生,人似乎無法擺脫生物本能的慾求,畢竟人也是
>>生物的一種。佛教對於性的限制與戒律很多,在現今性開放時代,
>>如何以一種較科學、也較人性的方式,讓修行者在天人交戰時能安
>>然自處?一味的壓抑並不是很好的方式。
想您是在家人。在家者,佛教並未禁婬,只禁邪婬而已。性慾本身根
本上可歸為無明之一,次之可歸為動物本能欲求;再次之,也可歸於
習氣(習慣性)使然。
若出家則透過環境、飲食、定慧等修行,性慾自然淡薄,乃至不喜
歡。
7
>>如何建立對佛法的信心?
信心當從聞、思、修當中得。學佛修行就當作實驗的過程吧,未得結
果前,懷疑或不信,都是很平常的事。但不要一直停在那裡,當思突
破。
8
>>當慾望升起,有時強加抑制,但終究不敵,結局是心力交瘁,十足
>>罪惡感。我常自問:此時佛菩薩在哪裡?是不是在遠遠的天上,冷
>>冷的袖手旁觀?那種無力感與挫折感,實不足與外人道。
>>如何修行才能立竿見影?讓身理與心理都獲得最好的調適?
世間是有因有緣的,若未能透視、把握慾望生起之因緣,則慾望無從
滅除。當慾望生起,宜旁觀其生起,行為不隨之即可,不必強加抑
制。此即觀心、四念處的方法。
|
9
>>那天師父您在為我進行皈依儀式時........當行五體投地的跪拜禮
>>時,我竟然有一股想哭的衝動,不知為什麼就是想哭?
皈依時會想哭,是很平常的事。有的一見到師父或佛像,就不覺悲從
中來而哭泣,淚流不止,猶如多年在外流浪的孩子,受盡苦楚,如今
終於找到歸家的路。見及父母,自然會有想哭的衝動。
|
10
>>假設,當年的釋迦牟尼是中國人而非印度人,那麼當他菩提樹下證
>>得解脫後,還會出家嗎?
沒有看過《釋迦牟尼佛》傳記嗎?怎麼會有這種誤解?佛陀出家年齡
有兩說,一是19歲、一是29歲。古代大多認為佛陀19歲出家,近代在
西洋相關的考據下,認為29歲出家比較可信。佛陀菩提樹下覺悟成
道,是他他出家後第 6年的事。
如果釋迦牟尼是中國人,(同一個時代出生在中國),他將不可能成
佛。因為,中國文化中,並沒有覺悟成道、成佛的思想。他只可以成
為如孔子、老子般的世間聖人。
如果在佛教已傳來中國,一個在家人證悟解脫後,他還會不會出家
呢?可能會因人、因時而異了。但我們知道,禪宗的六祖惠能,是以
在家身開悟得法、蒙五祖傳衣缽授記為第六祖的。但當時機成熟,要
弘揚禪法時,他便剃度、現出家身了。
11
>>覺得泰國人真是學佛的天之驕子。青少年時出家做學問,三十歲還
>>俗做人,五十歲後再出家做永遠的自在佛....真是太棒了!正符合
>>我的理想。
那是印度婆羅門教的出家制度。
婆羅門教是印度的國教;婆羅門民族,為世襲的宗教民族,男的代代
都是宗教師。所以,自少年懂事起,就要出家修學,到了2、30歲必
須還俗,結婚生子以延續子嗣,(不然婆羅門豈非要斷種了?)及從事
宗教師的工作。等到兒女長大,自己也5、60歲了,就再出家,專心
修行了。
佛教是印度的改革宗教,它採取出家修行的方式,但與婆羅門教的出
家制度不同。印度有四種民族,以婆羅門在社會上地位最高,佛陀所
屬的剎帝利次之,再來是商人階級的吠舍、及奴隸階級的首陀羅。古
代印度社會,這四姓階級,分的很嚴格,子子孫孫代代如此。
婆羅門教只允許婆羅門種姓出家,佛教則允許四姓階級皆得於佛教中
出家。佛教出家是終身的,但出家後若不適或其他原因,可以還俗。
出家還俗最多可得七次,(唯女眾終身只有一次出家機會,還俗後不
得再出家)
泰國受佛教薰陶甚深,認為出家有大功德,男人一生中,必以出過家
為榮。出家後可終身出家,若不願可3月後或數月、數年後還俗。還
俗後,若想出家可以再出家。
|
12
>>後學在研閱彌勒三經時,能否除了傳統讀誦思惟經典外,是否也能
>>在彌勒慈尊或諸佛菩薩前,將經文解說給慈尊或佛菩薩聽?後學本
>>身發現此法對後學很有趣,很活潑。同時,也在解說過程中更加速
>>體會經中含義....
當然,你可以對著佛像誦經、唸書,如同面對老師般。
見佛像如見佛,保持心中的恭敬、虔誠,對修行是有幫助的。
|
13
>>唯識、中觀兩大宗派對空義的解說相違嗎?
從印度大乘佛教史來看,先有「空宗」的中觀,然後才產生了「有
宗」的唯識。
「有宗」唯識的產生,正在於不認同中觀空的說法,認為中觀所說
的「空」是不圓滿的。所以,唯識不論怎樣說,說到最後都還是
「有」。在凡夫必須有個「阿賴耶識」作為輪迴的主體,成佛後則
是轉識成智、圓成實性,還是「有」。
中觀、唯識兩大宗派對空義的解釋當然是不一樣的。中觀認為「有
」是假名,「空」才是真實;唯識則認為「空」是方便說,若真心
或實性也能空掉的話,豈非成為斷滅了?所以唯識不認同中觀空。
|
14
>>午夜12點過後的時辰,適合練習禪坐嗎?
一般來說,坐禪最好的時間,是在早上睡醒,天將亮時候,以
及傍晚太陽下山,天將暗時候。此時,天地之間的氣最溫和,
坐時身心容易寧靜。道家為了打通氣脈而靜坐,則加上子、午
時辰。
不過,佛教比較不在意這些外在的環境,注重的是內心的修持
,只要環境許可,隨時可以坐。只是,睏時應先去睡、餓時應
先吃點東西。
|
15
>>難道說因兩派(中觀和唯識)的立論基礎有異,我們只能在兩派之
>>中選擇其一、應機而入,沒有兩全其美的嗎﹖
說中觀和唯識相異,是依於其理論而說。但對修學佛法的人而言,中
觀和唯識多少都要了解一些,如此對整體佛法的掌握,才不會有所偏
差。
人生、世間之相,不外「有」、「空」。對「空」解說的最徹底的莫
如般若經、解析的最詳細的則是中觀之學;對「有」分析最完整的當
然是唯識學了。所以,若要完整掌握整體佛學,中觀和唯識都是必修
的。
對修行上而言,行持「空」較易令人解脫。經中佛說,他累世來多行
空,故使他超越彌勒菩薩先成佛。但若對「有」了解的不夠,則不明
修行過程、修行易出偏差。這時候,唯識對修行者又是很重要了。
唯識雖解說「有」,但透過萬法唯識的了解,可知一切「有」其實都
是無常、無我、虛妄不實的。所以,唯識所說的「有」不正是中觀所
說的「空」嗎?而中觀所說的「空」,也正是在分析一切「有」,因
緣起故,所以是「空」。
那麼,說「空」、說「有」,說的不都是同樣的東西嗎?只因立場不
同,最後展現出來的也不同而已。
|
16
>>雖說行持“空”較易令人解脫,可是有些修行人因修“空”修到落
>>入斷滅空。這些修行人應是知道何為斷滅空吧?為何還會落入斷滅
>>空呢?到底在他們的修行中,出了什麼差錯才會如此呢?要如何修
>>行才可避免落入斷滅空呢?
修行(如坐禪)中,能達到空,是很舒服的,會令人沉溺於其中,而產
生一些錯誤知見,墮入斷滅空。空是很不容易體會的,因為,人自出
生以來,就都在「有」中──內心妄念生滅不停,何嘗生滅滅已而得
寂滅?所以,誰也不知道「空」是怎樣!
如何避免墮入「斷滅空」呢?除了要有相當佛法的知見之外,也要具
備善根,如有敦厚的品性、慈悲........等等。
>>有說寧可著「有」不可著「空」,「空」真的這樣難解嗎?
對某些初機學佛修行者來說,著「空」確實有些危險。他會誤解
「空」,以為世間無善惡、無因果。那是很可怕的。
其實,佛教所說的「空」,並不是這樣。「空」是不壞善惡、不壞因
果的。正因為「空」,才容許一切緣起,而能有善惡、因果,及世間
諸相的存在。
>>到底如何修行才符合真正的中道義﹖
知「有」、知「空」,然後不著「有」、不著「空」,才能合乎中道
義。
「知有」──知道、明白我人身心五蘊,以及外在世界都是因緣和
合,毫無實性;「知空」──既然一切存在,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的,
其存在自然不是真實的。這在佛教的名詞,這就作「空」。
因「有」而言「空」。但「有」既不真實,「空」又何嘗真實?所
以,明了「有」、「空」的人,他自然能不著於「有」、「空」。如
此,才能入於中道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