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世界


有這麼一個世界:

大家見面就問說:「您好!您今天有做什麼善事嗎?」........

在這個世界裡,大家心裡想的是如何幫助他人、如何行善。大家都以
能做善事為光榮。

在這個世界裡的人,從不會批評他人,只會檢討自己的不是;

在這個世界裡的人,都暗於他人,而明於自己。所以,很少知道他人
有過;自己有過,則很清楚。於是,便覺得可恥、懊惱,而努力改
過。因而這裡的人,大家都修養的很好。

在這個世界的人,大家都很和氣、很祥和;這個世界裡,從來沒有發
生過殺、盜、婬、妄;在這個世界裡的人,大家心裡想的都是善
事........

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這是彌勒經典所描素的未來佛世界──人間
淨土。

或許這只是人們心中的理想世界,現實上並不存在──至少離我們還
很遙遠。但一個修行好的人,他心中的境界,不是這樣嗎?

與此相反的,是我們現在的世界。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是怎樣呢?誰來
談談。

姓名:版主(163.32.163.110)於99/11/03(17:55)發表

一個修行好的人,不只是他心中的境界是人間淨土 , 即使是他現實的世
界亦是人間淨土 ! 其實明知萬法唯心 , 常想起淨才大德所言 : [ 環
境 , 心之所現也 。 愚者轉境不轉心 , 智者轉心不轉境 。 是故經云
心淨則國土淨 。] ! 但遇到環境的橫逆或見周遭的衝突時 , 自己卻總習
慣效法愚人 [ 轉境不轉心 ] !

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是怎樣呢? 在我的心中看來是一團亂 , 但該要提醒自
己得效法智者 [ 轉心不轉境 ] , 真是我的心太亂了 , 硬要強使環境祥
和 , 確實是捨本逐末 , 愚人之行 !

姓名:Jackie(210.208.222.10)於99/11/03(18:21)回應
信箱:jackie@sc.com.tw

對於宗教,我們應先建立的是基本態度的問題.
例如,佛教是要人精進的,並不是要人不關心現世而去冀求理想的淨
土.否則也不用講八正道了.........
若是拋棄現世,不言精進修行,對於現世感到無價值,一心冀求未來的
世界,只會造成精神上的"架空",形成所謂"精神的饑餓"!!

在此,我們必需要瞭解宗教的意義,其義約如下:
所謂宗教,是人憑藉的一種信念,方法與力量藉以創造群體幸福的生
活環境,以磨練或塑造圓滿或高尚人格,使人對生命的真諦及其價值
的認識,肯定與追求!!

南無佛陀耶
後學 Eric頂禮

姓名:Eric(163.30.4.124)於99/11/03(18:54)回應
信箱:ph6939@ms17.hinet.net
首頁:http://www.buddist.org

環境有善有惡 人心也是有善有惡
(1)境善人善----不用改
(2)境善人惡----法律 宗教 對付惡人
(3)境惡人善----推翻現有惡境 或 移民
(4)境惡人惡----改不了

姓名:wen-lung(193.62.87.78)於99/11/03(18:59)回應

別放棄
如果這世界是被我們破壞至這步田地
我們便可以再讓它好起來
就由你,我的心念開始吧
讓我們自己找尋心中那一絲絲
尚未遺失的[愛]來軟化我與人;
人與人的衝突
一切我們所期望的未來的世界就由
你,我,此刻開始,放下心中的戾氣
用你最柔軟的心念傳出最祥和的氣
讓周遭的所有生命都感受到
讓他也跟你一樣和諧吧
別放棄,朋友
姓名:YM(202.148.2.69)於99/11/03(19:53)回應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淺見以為學佛人應先出夢,然后再大做夢中佛事。
不知諸方以為然否?
姓名:淨才(139.175.9.36)於99/11/03(21:45)回應

版主, 阿彌陀佛
版主,.六道輪回可信否?
黃念祖居士之 心聲錄 多讀大有益處。
阿彌陀佛
姓名:歸元堂主(139.175.9.36)於99/11/03(21:47)回應

講一個故事: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為了反對憲政體制,曾經兩次入獄。在牢獄中
的歲月長達二十幾年,一生的青春年華皆在獄中度過。他其所受的苦
楚,應非外人所能感受。照說他心中應該充滿怨恨、憤慨、不平才
對,可是不然。

有一次人家到牢獄探訪、問他。他說:「我現在心中已沒有恨,對
過去壓迫、傷害我的人,只有寬恕、諒解。如果我心中有恨的話,我
早就被恨折磨死了,絕無法在牢獄中度過那麼久的時間........」
﹝大意如此﹞

沒有恨,並不表示他就認同現有的體制,他仍然從事著反對運動。只
是,雖然反對、批評,但應該是從「愛」出發的,而不是因為恨。是
希望這塊土地更好、人們更安樂、子孫會比現在更好。

後來,施明德出獄,獲得平反,也當選了立法委員。有一天,他與一
些立法委員前往國防部巡查,遇到了一位當年他被抓入獄時,嚴刑拷
問他的軍人,現已高昇為某主管。

該主管看到施明德,顯得不好意思。施仍主動走近跟他握手寒喧,拍
拍他肩膀說:我知道以前你對我如此拷問,只是奉命行事,沒關係,
我不會怪你,別在意........。

這並非是大人物才有的胸懷,而是每個人只要經過某種粹練,都可能
產生的。如此的風範,是否會讓人間更好呢?

雖然,施是信耶教的、雖然上述所引事實或有些出入,但含意是不錯
的。

姓名:版主(163.32.167.116)於99/11/04(15:34)回應

淨才大德:
能否大做夢中佛事後,才能出夢,才知沒夢可出呢?
不知您以為如何?

姓名:Jackie(210.208.222.10)於99/11/04(16:53)回應
信箱:jackie@sc.com.tw

>沒有恨,並不表示他就認同現有的體制,他仍然從事著反對運動。
只是,雖然反對、批評,但應該是從「愛」出發的,而不是因為恨。
是希望這塊土地更好、人們更安樂.....<

讀到這裡,可真熱淚盈眶呢!
有點感懷身世吧?
姓名:學功夫(203.83.79.225)於99/11/04(21:54)回應

j兄:
問得好!
竊以為此事須從兩面看去:一者,具大根器者,於“煩惱即菩提”已
獲通達,於生死、色空、來去、人我、斷常等法皆得觀自在,自可泛
舟苦海,廣度群生,不失自在,所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二者,愚鈍如我者,須是痛念生死之苦,以決定出離心修集資糧。若
自於諸苦未曾痛念,而言於他人之苦心不忍者,必無是處,惟成虛言
。故宗大師說:學大乘者,於出離心,須是比二乘人尤為殷重!
宗大師此說是針對一類自謂大乘者而說,那些人認為大乘行者不應厭
離生死,出離心乃二乘所為,此種見解太籠統、太顢頇。無偽菩提心
的生起,必是以大悲心為前導﹔大悲心又必定是以觀眾生之苦心生不
忍而為前導﹔於眾生之苦心生不忍,又必定是以如實觀察自苦而推知
。故“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非二乘專屬,亦是大乘所必尊。所
不同的是,大乘行者須由知自苦而推及知他苦、由一己煩惱的止息而
發起普令一切眾生止息煩惱的意樂。
對于在生死上還沒有獲得自在的行者來說,應以決定出離生死為修行
重點,至于利他的行持應隨緣、隨分去做(非說決不應為),但決不
可成為主要!否則到頭來難免一場熱鬧。
此說與菩薩戒亦不違背,《瑜伽菩薩戒》即主張於三聚戒的行持中,
心未得住的菩薩應以“律儀戒”(同于“別解脫戒”)為主要﹔心已
得住(即粗重煩惱已被降伏)的菩薩應以“攝善法戒”(即六度行)
為主要﹔已入大地(即登地)的菩薩應以“饒益有情戒”為主要。此
中“...為主要”是說以此為主,另二為附。“律儀戒”即是以決定
解脫為根本,故我等心未得住的菩薩(已發菩提心者)亦應以決定解
脫(出離生死)為根本行持。
夢中知夢猶在夢!──只有徹底醒來,方知夢本空幻。
因為此處關系到修學次第,故不得不多說几句。欲詳知此處要領,敬
請閱讀《菩提道次第廣(略)論》及相關釋論。
姓名:淨才(163.32.156.114)於99/11/06(06:51)回應

淨才大德 :
謝謝您慈悲開示 , 末學會好好思考您所說的話 !

姓名:Jackie(203.149.136.81)於99/11/08(11:49)回應

回佛法討論室精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