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樹


錄自「史念原史佛法」——希爾伯列克 著

二十、龍  樹

龍樹,名氣很大,在印度大乘史上被譽為第二釋迦,在中國大乘史上
被尊稱為八宗共祖。然而他的身世卻很模糊,推測大約是在公元150
年到公元250年間的一位傑出大乘人物。 

綜合羅什所譯的「龍樹菩薩傳」和西藏布頓的「佛教史」以及「大唐
西域記」卷十,可予概略的描述如下:文龍樹,生於南印度婆羅門家
,天性聰穎,博學四吠陀、術數、天文、地理、圖緯、秘讖。迎親時
,因為愛妻猝逝,深受刺激。曾與三個契友以化妝術混入小國王宮中
,淫亂宮女,恣情縱慾。後來事情敗露,三友被殺,龍樹倖得身免,
遂感「欲為苦本,眾禍之根」而出家於那爛陀,就學於沙羅訶婆羅門
。爾後追隨長老羅~FKT64;峛T74;羅跋陀羅,學習有部的教典。後來
遊學東南方,在龍國得閱王宮(大乘說是龍宮)中珍藏的「十萬頌般
若」和「華嚴經」等方等經典而得大悟。從此歸心大乘法,以「一切
智者」自居,返歸俗家宏法,不重戒律,方便演說,甚至穿插黎俱吠
陀的戀歌,頗具大眾親和力。傳統佛教僧團視之為異端,稱之為破戒
者,而龍樹則發揚般若空義,抨擊當時傳統佛教的主流「說一切有部
」的思想,形成更具體的教義對立;他與徒眾更穿起不同於傳統僧服
顏色的黃色衣袍,明白地彰顯大乘的陣營,劃清他們與傳統佛教的界
限,充分表達了他的反對思想。

公元180年左右,南方的案達羅王朝與薩卡族的卡爾達馬克王朝仍然
爭戰不休。案達羅王朝本來是排斥佛教的,龍樹應徵入伍以後,傳說
常以「紅旗」為先鋒,吸引第27世娑多婆訶撒塔卡尼王的注意,並以
天兵法術及救駕行動贏得了國王的重視。後來國王雖因戰事失利敗走
東南,仍聘龍樹為國師,甚至改信大乘。後來又在哥達維利亞河口近
海的跋邏末耆厘鑿山建築寺院,供養龍樹及其弟子等。龍樹在此安心
著述,主要的作品有「中論頌」、「十三門論」、「迴諍論」、「六
十頌如理論」、「廣破論」…等等。豐富的著述,不同立場的論說,
透露了龍樹的思想也隨著他的高壽而不斷地轉變,否則,就是後人有
所添加附會,偽託龍樹所作,而有許多不一致的立場和內容。

龍樹綜合了他所見到的一切佛教思想,而以大乘為中心,賦予高下不
等的地位,從各方面加以龐雜而繁複的說明,因此龍樹的作品可以被
後世的任何大乘宗派引用發揮而成為各宗共祖。龍樹雖有多方面的論
說旨趣,但他對印度大乘法的主要影響卻在「中論頌」,形成日後的
「中道學派」、「中觀學派」、「空觀學派」或印度及西方學者所稱
的「虛無學派」。龍樹以中論闡釋「緣起性空」的意義,他用「八不
偈」─「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為
般若的空義建立起形而上的辯證理論,奠立了大乘具體的思想邏輯,
擺脫了原來只對空義做抽象的探索和體驗;並以「三諦偈」─「因緣
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來強調「緣起」
與「中道」義。印度人因為佛陀住世時,每作「緣起即是中道」的教
示,而龍樹恰好也專門在「緣起」與「中道」的名相上作玄奧的演繹
,進而建立起緣起性空的哲學體系,因此譽之為第二釋迦。然而,從
傳統佛教的立場來看,龍樹一生的行止,從返回俗家,違破律儀,使
用法術,乃至擔任軍事顧問時,均不足以稱為佛教僧人。而其著作等
身也不過是眾雜議論而已,無益於解脫道的實踐。

公元1990年,北傳大乘學者大都仍然宗仰龍樹菩薩。雖然從大智度論
看來,龍樹的空義是在註釋大品般若經,但是也有學者堅持龍樹的空
義是在發揚阿含經裡的空義,認為它源自原始佛教,而更能直暢世尊
的本懷,亦即把原來人無我的教導,藉著「一切法空」的觀念,進一
步推演出「法無我」的說法來。仔細觀察龍樹解說「一切法空」,乃
是針對當時佛教的主流─西北印「說一切有部」的思想提出批判。說
一切有部認為「我無法有」,甚至因此演繹出「一微塵」為「眾微成
色」的基本元素來。龍樹則提出「諸法無我」來反駁它。事實上,世
尊的教導中並未提到「一切法有」,雜阿含中也只是就有情的五蘊而
說「一切法無我」,並未廣說「諸法無我」。「世尊說正法律,現法
離諸熾然」,乃是以有情的身、心為中心而做「示教照喜」的,重點
在瞭解有情的色蘊中無我,諸行無我,並不需要去探究宇宙色法有無
基本元素。至於諸法的「有、無」,「存在與否」,也只要謹記「諸
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教導,以緣起的法則去認識「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正觀一切世、出世間法
,即是中道義,即可無諍於聖俗二諦,並不需要去探討五蘊諸行以外
的諸法是否空、無我;因為空、無我的教示是針對有情諸行的一切法
而說的。說一切有部的「微塵說」已經先離開有情身心去探求一切法
,偏離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立場,而龍樹卻跟著以「因緣所生法,我說
即是空」,在因緣生滅中,提出一個「空性」來擴大解釋「一切法空
」,不但逾越了五蘊諸行的空義,更用「八不」來描述「空性」,企
圖以「空性」來融貫所謂的「勝義諦」和「世俗諦」。他認為在佛陀
的緣起教義中有兩種真實:一為經驗的真實,就一般人來說是真實的
;一為超越的真實,為絕對之真實。他認為如果不懂得這兩種真實,
則不能瞭解佛陀教義的精義。他用「空」義來貫通這兩種真實,也因
此產生了「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等等,近似吠檀多學派
的一元主義。而他的兩種真實說,一面用空義來否認現象世界,一面
用八不來描述超越的觀念。這樣的詮釋,到了公元700年左右,卻被
商羯羅以「上梵」、「下梵」的註釋,收歸奧義書,而把印度的大乘
法全部消滅,併入了印度教中(進入秘密大乘,回歸了印度文化)。
大乘法義的理論開展固然得力於龍樹,但其滅絕又何嘗不是肇始於龍
樹的邏輯理論。然而,他把大乘法引進了哲學思辯的領域,卻很適合
中國魏晉以後的清談玄妙之風,而使大乘思想在原有強勢文化的中原
漢土得以充分開展,後來中國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觀亦自稱是本於
龍樹的「三諦偈」。龍樹的思想,把許許多多的學人導入了浩瀚無邊
的大海,卻偏離了八正道的航線,很難看到苦邊盡處的彼岸。

龍樹思想的最大過失在於他破壞了世尊的「聖默然」。他千言萬語的
論述,非但沒有把「第一義空法」說清楚,反而把世尊的「聖默然」
引入了「神秘主義」和「超越主義」的形而上學。然而正法卻是「即
身觀察緣自覺知」,知行合一的實踐之學,絕非僅靠論議的邏輯就可
完全自證自知的。

龍樹的晚年,捲入了宮廷的權利鬥爭中,被殺了。但是這位標新立異
,促使袈裟變色(變黃)的宗教家卻成了中國大乘千古以來所共同崇
仰的祖師。

【引用及參考資料】

1.雜阿含經

2.印度哲學導論(D.M.Datta & S.C.Chatterjee,國立編譯館,1974

3.世界佛教通史(釋聖嚴,東初出版社,1985三版)

4.龍樹菩薩(池田得太郎,恆沙出版社,1988)

5.圖說世界的歷史(光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

6.佛教史地考編(印順,正聞出版社,1981)

7.中觀論頌講記(印順,正聞出版社,1981)

8.中觀今論(印順,正聞出版社,1981)

9.評印順的中觀思想(宋澤萊,自由日報,1989/8/9)

10.CALM AND INSIGHT (Bhikkhu Khantipalo,Curzon  
press,London,1981)

11.印度的佛教(水野弘元等,法爾出版社,1988)

12.大智度論(龍樹)

姓名:看天下去(139.175.56.71)於99/11/04(15:06)發表

諸位大乘學子呀!
當你們看了有關「印度佛教因何滅亡?」的鐵證後,有何感悟呢?
是要覺醒呢?還是要繼續迷戀呢?

生命有限,苦海無邊,輪迴路險,慎用智慧抉擇吧。

姓名:看天下去(139.175.56.71)於99/11/04(16:26)回應

看天下去 :
何不先去看看龍樹菩薩的中論在說些什麼 , 再來和希爾伯列克所理解的
龍樹思想對照看看 , 到底希爾伯列克所說的是否真是龍樹思想 ?

http://ccbs.ntu.edu.tw/canon/ABHIDHARMA/FG1564/index.html

原始佛教是很好的教法 , 若能相應 , 努力修去 , 必有成就 ! 但相信
原始佛教的價值並非建立於毀詆它宗而才能成立的 ! 若閣下奉行原始佛
法 , 何不以其教法來分享大眾 , 而勿總是以原始佛教的觀點來對大乘佛
法批叛 , 如此徒增完全沒交集的口水戰罷了 !

姓名:Jackie(210.208.222.10)於99/11/04(17:26)回應
信箱:jackie@sc.com.tw

看天下去
印度名叫龍樹的有很多位,那一位才是中觀論的作者!布敦佛教史所
記的龍樹、七歲由其父送到那爛陀寺出家,修長u密法、成一長u者
。這和中國所傳的完全不同,最大的問題是那爛陀寺建於西元約五百
年間,和龍樹相距二百多年、龍樹竟可超越時空到那兒出家?
傳龍樹再傳弟子中有一叫龍猛者,以常樂我淨解八不中道,且修習密
法,到底因為有幾位名叫龍叫、龍猛、的是西藏人便把幾個人的傳說
混合了,看作是一個了嗎?
姓名:善慧(205.252.144.90)於99/11/04(21:44)回應
首頁:http://hello.to/buddhism

放眼茫茫無際的人生大海中,唯有隨時修正偏離的航道,才有抵達目
的地的一天。大船呀,小船呀,北船呀,南船呀,都要努力迴正呀!


姓名:看天下去(139.175.56.71)於99/11/04(21:57)回應

請不要以原始佛教的立場來詆譭大乘,在沒有完全了解大乘佛法的情
況下,留點口德對自己也是件好事。
南無阿彌陀佛.
姓名:淨道(163.30.28.246)於99/11/04(22:16)回應
信箱:rsetbepc@ms39.hinet.net

人人也在說中觀,事實又有多少個在中觀上下過功夫的?位位在說大
乘,連什麼是小乘也未知道,只怕討論下來又是支吾以對!
姓名:善慧(168.70.76.158)於99/11/04(22:21)回應
首頁:http://hello.to/buddhism

性空論原非始於龍樹。龍樹出於六七世紀,「婆娑論」、般若之流行
北印,早於龍樹三數百年。但後世佛教多以龍樹為性空之宗祖。
姓名:學功夫(203.83.79.225)於99/11/04(22:32)回應

善慧
不如你說說什麼是空好嗎?讓我看看你懂不懂好嗎?
姓名:sam(199.41.197.10)於99/11/04(22:39)回應

SAM
你貴人真善忘,怎麼忘記了上次的經驗了嗎?
姓名:善慧(168.70.76.158)於99/11/04(22:53)回應
首頁:http://hello.to/buddhism

善慧兄說得好!
正法律於公元413年來到中國,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出,竟被無知的前
輩大德判為小法小教,不受重視,此後沉埋了一千五百多年,可嘆!

請看以下一段歷史:

公元435年,劉宋元嘉12年,求那跋陀羅譯師由海路至廣州。文帝遣
使迎入建康祇洹寺,從事譯經工作。當時劉宋正在翻譯梵文的「雜阿
含經」,這是法顯於公元413年從印度經由錫蘭無畏山寺取回的。通
曉梵文的法顯已經在公元422年間逝世,而又遭逢政局變動,東晉滅
亡,宋武帝初起,譯經工作延宕到文帝元嘉12年仍未定稿。求那跋陀
羅譯師精通梵文,乃與慧嚴、慧觀招集義學僧完成了雜阿含經五十卷
的翻譯工作。為中國留下了「原始佛法」的寫實記錄,在大乘無邊深
邃的蒼穹中閃耀著北極星的光芒,千秋萬世永為出苦飛航的座標。

姓名:看天下去(139.175.56.71)於99/11/04(23:09)回應

看不下去
不要對原始佛法這樣迷信吧!在你自己未有體證之前,說一切都也只
是迷信吧了!
但大乘就不同呀!它有大部份都也是哲學思維,玄學思辯,是可以不
用體證的。
姓名:sam(199.41.197.10)於99/11/04(23:46)回應

"不要對原始佛法這樣迷信吧!在你自己未有體證之前,說一切都也
只是迷信吧了!"........此話中肯,值得學者參考!

各位如果學sam兄迷信大乘,靠著哲學思維和玄學思辯,而不用體證,
卻妄談證悟???就不應該了!!!

各位要謝謝sam兄,以身教言教,示現於大眾,真乃菩薩再來啊!!!

姓名:錦書(139.175.55.246)於99/11/05(00:41)回應
信箱:bookchen@tpts4.seed.net.tw

一個沒有體證的、靠著哲學思維和玄學思辯的錦書竟然說:
【"不要對原始佛法這樣迷信吧!在你自己未有體證之前,
說一切都也只是迷信吧了!"........此話中肯,值得學者參考!】
由此可知此話不可信啊!
也謝謝錦書兄以身教言教示眾呀!真是前無古人的慈悲ㄚ!

姓名:ccf(203.67.162.243)於99/11/05(00:53)回應

千言萬語....

1.<大唐西域記>-應無描述
愛妻猝逝.以化妝術潛入.....
<付法藏因緣傳> 載-因四人以為天下義理悉達.更以何事自娛?復言:
縱情極欲.追求好色.乃一生上妙快樂.....
至術家求隱身法...青藥一丸.龍樹聞之便識由70種合成....

2.龍樹年代.有說佛後700.500.400皆有....
<西域記> --<龍猛菩薩善閑藥術.餐餌養生.壽年數百.志貌不衰....>

3.<西域記>載其為滿眾生願而以<乾茅自刎>
<因緣傳> 載其為滿眾生願而坐化<蟬蛻>
----<因緣傳>有極仔細之描述--龍樹之事蹟.

4.<求那跋陀羅>不僅翻出雜阿含.如<楞伽經>言羅漢尚且非究竟.
乃惑亂--也是其譯出!
他是如何看待大小乘.卻又譯出雜阿含?!

其乃中天竺人.因好學大乘.故號<摩訶衍>--漢譯即<大乘>.
姓名:法相般若(210.244.155.221)於99/11/05(04:44)回應

眾生如何以單以一些記載
來真正瞭解菩薩的內心與真正用意呢
在無盡輪轉變異的眾生因緣中
誰能斷定是龍樹做錯了
而不是自己的觀念想法偏差了
佛法的延續不是靠毀罵別人贊同自己的方式
而是靠真正對法的研究以及修證
與自己心對中真理的追求
以及慈悲一切的心
勿要再落於[自我]的陷阱當中了
姓名:光明(203.65.185.210)於99/11/05(05:43)回應

總而言之,中國所傳的龍樹和西藏所傳的,大約不是同一個人吧!在
龍樹的時代尚未有密宗。又如何留下那麼多的密法!
姓名:善慧(168.70.100.155)於99/11/05(09:46)回應

善慧
我不似你們喜愛將經驗累積,以為累積就是智慧,但我真的忘記了我
曾經說過什麼!別人告訴我,我每次都是自相矛盾的,不過這次你逃
避了回答什麼是中觀我倒是記得的。
姓名:sam(199.41.199.194)於99/11/05(19:46)回應


不要總是認為哲思與玄辯是有罪吧!你以為哲思、玄辯與體證有沖突
嗎?你不知哲思、玄辯最合乎無常嗎?它只不過是念念生滅吧了!為
何你要抗拒無常呢?它里面就算有迷信,也不過是緣起無常吧了!
不如各位從你的念念生滅中,找找迷信和正信在那里。
姓名:sam(199.41.199.234)於99/11/05(20:03)回應

sam
再說一次中觀,豈不是好讓你有機會抄書!抄書要用不少精神,我看
還是算了吧!哈哈.........。好好的記在腦中!但我看你應不會吧

姓名:善慧(168.70.76.200)於99/11/05(20:44)回應
首頁:http://hello.to/buddhism

善慧
你從來都沒說中觀呀!不過你可能以為中觀在書吧!
姓名:sam(199.41.199.27)於99/11/05(20:57)回應

sam
你又錯了!你以為,我以為中觀是在書中而矣!我又何曾有此說!哈
哈!哈哈!
姓名:善慧(203.198.13.110)於99/11/05(22:48)回應
首頁:http://hello.to/buddhism

善慧
你亦錯了,你把我的說話當真嗎?我何曾說過呀!哈哈哈!

姓名:sam(199.41.197.43)於99/11/05(23:07)回應

sa一
我尊重你是個高人,當然相信你所說的了!想不到你會在此打妄語的
啊!哈哈!
姓名:善慧(205.252.144.90)於99/11/05(23:13)回應
首頁:http://hello.to/buddhism

善慧
佛也是這樣騙了你呀!你去怪他吧!嘻嘻!其實應怪自己蠢!
姓名:sam(199.41.197.43)於99/11/05(23:27)回應

sam
想不到你會以為真的可以騙到我!嘻嘻!
姓名:善慧(205.252.144.91)於99/11/05(23:56)回應
首頁:http://hello.to/buddhism

唉呀!出去幾天回來一看就是龍樹挨罵,真是有趣!

對於頭篇文章,安和有一點"異"見耶!

一,文內說龍猛注重"二種真實"(二諦?),這帳跟清辯,吉藏..論師去算
吧!
二,空性可不是一種"性",或似類似"真如""梵"的東西,龍樹說"空亦
空",就像我們說事物無常,不是說事物內外非內非外還有個"無
常",而是事物就是無常.

親近中觀者會覺得原始佛學分外親切,而不喜真如之說,因此硬把後期
佛教的梵化怪罪到龍樹,是不是有點用如來藏的思想讀過中論的結果?

另外,是"十二門論",龍樹沒寫過"十三門"論喔!

姓名:林安和(139.175.56.71)於99/11/06(00:15)回應

回佛法討論室精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