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心入道


作者 釋從信比丘(摘至阿含經的疑難)

如果已經見法得法,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
住,念念都趣入解脫,趣入涅槃,最遲七生必證阿羅漢果,最快乃至
一日間便證阿羅漢。這是世尊住世時的盛況,世尊入滅之後,每況愈
下,在中國好像都沒有證阿羅漢之聖者,莫非在中國都沒有先知法住
後知涅槃的學者嗎?

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這一理念拈出了見法得法的法次法向,若依世尊
所教授正法律,無明離欲則生明,生明即是不離生而悟無生,悟無生
就叫做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無論在家出家只要離欲則生明,而離欲只
要反欲行方向跨步走,跨出一步便已離欲。離欲並非永盡貪瞋癡才叫
做離欲,一念之欲當下一念滅盡即是厭,離欲,滅盡,即於此時同步
趣入涅槃。未悟者不知於此時趣入涅槃,是因為未悟者不知什麼叫做
涅槃,若漸次修習離欲,離欲而生喜樂,因喜樂而生明而悟涅槃。譬
如外出喝酒的人,喝醉了,迷迷糊糊不知家住何處,若離酒,不再喝
酒,漸次清醒,雖酒醉未完全退除,已生明而憶知自家住在何處。由
此觀之,無明離欲則生明,是很容易達到的成果,只要多修習離欲,
在中國必然有很多在家出家實踐離欲而生明之學者,已得先知法住後
知涅槃的成果必不在少數。然而為什麼不見有證阿羅漢者?

若已知家住何方,跨出一步便已在回家路上,再怎麼慢也終將回到家
裡,為什麼都不見有回家的阿羅漢呢?莫非又改變主意喝酒去了?

雜阿含四九五經大正二冊一二九頁上:
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其犯戒者,
以破戒故,所依退減,心不樂住,
不樂住已,
失喜,息,樂,寂靜三昧,
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已,
永不能得無餘涅槃。
如樹根壞,枝葉華果悉不成就。
犯戒比丘亦復如是,
功德退減心不樂住,不信樂已,
失喜,息,樂,寂靜三昧,
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
失解脫已,永不能得無餘涅槃。

舍利弗告諸位比丘說:「凡是犯戒的學者,因為犯了戒破壞了清靜梵
行,所依住的戒及所依住的法退減,心有愧累不樂安住。就因為心不
安樂,失去了離生喜樂,失去了覺觀已息,失去了捨喜覺樂,失去了
喜憂本已滅,如是四禪盡失,縱然已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也將失去如
實知如何藉觀色無常,厭離,離欲,解脫,趣入涅槃之無漏思惟,永
不能得無餘涅槃。譬如樹根已壞,依根而生長的枝葉花果就都不成就
。犯戒比丘也是如此,功德漸次退減,不再信樂佛法,四禪失去了,
也失去了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之禪,失去了趣入解脫之欲願,永不能
證得無餘涅槃。」
由此經文而可知中國為什麼沒有回到家的阿羅漢,中國學者不知戒,
所以不知以戒為師,但知以法為依止,殊不知法洲法依是建立在自洲
以自依之基礎上。自洲就是自己所當奉行之戒,若沒有自洲自依便無
法洲法依,為什麼呢?自洲既已棄之而不依,如同沒有國籍的難民,
所依住的法洲只是外國法洲。什麼叫做法洲法依呢?「洲」就是居住
處所,如國民所居住之國土,法洲就是學佛所居住之法土,既已標榜
學佛,學者當以法洲為所依住,就叫做法洲法依。但九十六種外道各
別有其法洲,學佛者若無自洲自依之國籍,往往異洲異依。中國學者
公開拋棄持戒,如同公開拋棄國籍,若是如此,中國學者何有法洲法
依呢?畢竟我們學佛並非從今生從此地而學,若有因為宿世學佛之善
根,於今生仍得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只可惜,在不重視戒律之環境中
學佛,如同張著破網要補阿羅漢魚。

文中說「以破戒故,所依退減,心不樂住。」犯戒就是破了梵行,如
同破網再也無法補魚,如樹根敗壞再也不生長。犯戒從最小戒到不可
悔戒,都叫做破戒,破戒是可以彌補,如同破網可以補破使之完好無
缺,何愁捉不住阿羅漢魚呢?只因我們中國學者不重視戒律,任令網
破而不介意,以致「法住」不樂住,所住者皆是外道法。「心不樂住
」就是不住法住,既不樂法住,不樂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何由
而得後知涅槃,趣入涅槃呢?譬如不樂張眼見色,既已不張眼何由而
得見色呢?譬如不張網,何由而得補獲阿羅漢魚呢?我們所以如此,
是因為網破了而不樂張網,縱然有高明的補魚技術,如實知見厭離離
欲解脫,無奈不樂張網,任令破戒不知修補,漸次失去了一切功德。

中國佛法的病根即在此,不是中國沒有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學者。我
們若趕緊補破網,重建持戒之信心,令學者自洲自依,以戒為師,未
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學者得以見法住智,已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學者
得速證阿羅漢果。

「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樂,得信樂已,心得歡喜,
息,樂,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得解脫已,悉能疾得無
餘涅槃,譬如樹根不壞,枝葉華果悉得成就。」學佛本當如此自洲自
依,法洲法依,乃至永盡無餘,證阿羅漢,更上一層樓,成佛。可是
,不知始作俑者是誰,倡導戒律已失時空適應性,後來者競起宣揚,
使中國特別標榜不持戒為解脫,致令我們學者一一自棄於佛門外還洋
洋得意已成佛做祖,這是誰之過呢?這是誰之過呢?

戒律是世尊所制,世尊為什麼要制戒呢?三世諸佛並非都有制戒,四
分律卷第一:「舍利弗,比丘乃至未得利養故未生有漏法,若得利養
便生有漏法,若有漏法生,世尊乃為諸比丘結戒,欲使彼斷有漏法故
。」於是世尊制戒,是為了永斷學者貪瞋癡諸有漏法而制,無論時空
如何變易,文化背景如何差異,貪瞋癡的本質如同打噴嚏一樣,無中
外古今人種畜生之別異,是故無論是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鬼畜生,
只要永斷貪瞋癡諸有漏,就能自知自證阿羅漢,所以戒又名別解脫,
別別解脫,各別依其所應持受之戒,只要無漏缺,便能離欲離諸不善
法,樂住法住而得趣入涅槃,乃至得無餘涅槃。

我們中國並非無漏法不生的國家,中國學者並非都是賢聖,云何我們
標榜不持戒為殊勝為大乘?豈非如同惡人標榜不守國法為特權階級為
大人物一樣可笑?我們有漏,我們亟待戒律保護,我們的破戒亟待重
建,我們若要補破網,此時覺醒猶未為晚,放棄惡宣傳,不要宣說「
戒律不適應時空性」之惡見,斯乃人人樂於自洲以自依。

惡見由來已久,彌漫全中國,若說持戒無不遭受嗤笑,持守不殺、不
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戒,做個端正的國民都被譏笑愚癡,學
佛者已淪落到是非不分,但知持咒之地步,很難扭轉惡化之勢力,究
其原因,我們中國學者都未親聆世尊教說教誡,我們不知世尊如何說
戒如何制戒,我們不知戒香最香,我們不知戒為諸善功德本,我們不
知戒是纓絡身,我們不知戒是吉祥如意瓶,我們不知戒是甘露味,我
們都只聽諸大德說,任由大德亂壞正法律,醒醒吧!無論在家出家,
我們應當一一直步走入世尊所制律海中,知否?世尊所說正法律,律
是正法律中之一半,若不學律,如同只學半部法,難怪任令大德毀壞
正律幢而不知警覺。

戒律在中國不興,與惡傳說有關。在中國傳說不許未受具足戒的沙彌
沙彌尼及在家人閱讀律部,若問為什麼呢?一者未受具足戒的人若閱
律將不得受具足戒,二者恐將譏謗出家人,自失歸依僧寶。此說不如
理說,為什麼呢?一者受具足戒之十三種難事中並無閱律不得受具足
戒之難,二者中國人在此種傳說中都不知出家人戒律,但譏謗出家人
之事層出不窮,幾乎都是出於不知出家人之戒律所造成之誤會,而今
反而說閱律知律之後恐將譏謗出家人,不如理說。茲詳述理由用破傳
說:

一者,受具足戒十三難事中有「賊心入道」難,賊心入道就是以盜心
投入僧眾中,如須深比丘(見「禪」一文),但須深比丘如法如律向
佛悔過之後,還得清淨,也得具足戒。可見賊心入道並非全無補救之
法。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三大正二十二冊四一七頁上,有人自己剃髮打
扮成出家人模樣,在僧眾中混飯吃,佛說:「若如是人比丘未曾入布
薩自恣中,後有好心得與出家受具足戒。若曾入布薩自恣中者,是名
盜住,不聽出家受具足。」文意是說若冒充出家人盜聞僧眾誦戒或參
加安居竟自恣羯磨,便是盜住不許受具足戒,若未曾盜聞說戒或自恣
,尚可許他受具足戒。

與摩訶僧祇律之見解不同的四分律並不如此說,四分律認為賊心入道
是指賊心冒充出家人,不是指盜聞誦戒。四分律卷三十五大正二十二
冊八一二頁中:「是中賊心入道者,至一比丘二比丘三比丘若眾僧所
,不共羯磨說戒,若未出家受具足戒者,不得與出家受具足戒,若已
與出家受具足戒,聽即名出家受具足戒。」文中「不共羯磨說戒」是
不共同參與決斷僧事,但參與誦戒。意謂:若冒充出家人,實質參與
僧眾羯磨活動決斷僧眾之事務,就構成了賊心入道之要件,侵犯了僧
眾利益。只此一端之事實,若未受具足戒不許他受戒,若已受具足戒
應滅擯。但若未曾參與斷僧事,只參加誦戒,只聽聞誦戒,沒有遮止
他人舉罪或自言治或決斷罪諍之事,並未構成共羯磨之要件,若未出
家受具足戒者,以其賊心盜聞誦戒,不得與出家受具足戒,若如須深
比丘,已出家受具足戒,雖賊心盜聞誦戒,聽即名出家受具足戒。

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三大正二十二冊四一七頁中:「若沙彌作是念:『
說戒時論說何等?』即先入上座床下盜聽,若沙彌聰明,若覺知初中
後語者,後不得受具足。」從以上所舉數端,所謂賊心入道,不論盜
聽誦戒或不盜聞說戒,要件是賊心入道。若閱讀律部或聽聞戒律,與
賊心入道都不相干。當知,盜聽盜閱與聽說與閱讀是二事不可混為一
談,譬如存心殺死人犯不可悔,無殺心意外置人於死不犯,若無殺心
誤殺父母誤殺阿羅漢,並不障礙出家受具足戒,若無盜偷心閱讀戒律
或聽聞戒律,都無損於正法律,無損於出家人之尊嚴,不若誤殺尚實
質害死人而得受具足戒,云何反而閱律知律不許受具足戒呢?由此可
知不如理說,只是中國人以訛傳訛。

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六大正二十二冊四三九頁下,比丘與比丘引起罪諍
,居士不知應如何行供養事,佛告居士:「有義應知,無義亦應知,
是法非法,是律非律皆悉應知,是中有義如法如律行者應供給。無有
方便被舉比丘得共從事。」佛告居士:「但當行施作諸功德,是法非
法,沙門自知時。」在家居士應知義非義,法非法,律非律,若不閱
律云何而得知律?何況戒律中有很多行事德行不是一般法中所有,若
不讀律幾乎是棄置一半佛法不學。

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七大正二十二冊四四八頁中,「爾時比丘為未受具
足人,說五眾罪,波羅夷乃至越毘尼罪。後比丘入聚落中,俗人言:
長老汝犯波羅夷罪乃至越毘尼罪。諸比丘聞已慚愧,以是因緣具白世
尊。佛言:汝等云何為未受具足人說波羅提木叉五篇罪?從今日後不
聽向未受具足人說。得教語汝不得作非梵行,不得盜,不得殺,不得
妄語,如是比得為說。若為未受具足人說波羅提木叉五篇名者,越毘
尼罪。」

比丘比丘尼不得為未受具足戒人說比丘比丘尼戒,因為戒本是比丘比
丘尼所當受持,非在家人所當受持,沒有理由由比丘比丘尼來教授在
家人,若說便犯了小可悔罪。比丘比丘尼若不持戒而受在家人譏嫌,
是自取其辱,有罪是比丘比丘尼有罪。若出家人行為端正何由受知戒
之在家人譏嫌呢?一向喜愛譏謗出家人的在家人,即使不知出家人五
篇罪名,也往往別有譏嫌之用語。戒律中並不因此規定在家人不許熟
知戒律,不許熟知出家人五篇罪名,只是不許比丘比丘尼為未受具足
戒人誦戒,不許未受具足戒人聽比丘比丘尼誦戒。若說盜聽說戒,是
指出家人半月半月誦戒時,未受具足戒人賊心聽誦,賊心盜聽才構成
可不可受具足戒之疑慮。若不是盜聽半月半月誦戒,便與賊心入道毫
不相干。

二者,若是如此,未受具足戒的在家人云何而得知律非律呢?出家人
出家無家,並不是離群索居,仍然生活在人間,飲食,衣服,臥具,
醫藥無一不仰賴在家人供養,在家人與出家人來往頻繁,時有誤會磨
擦,很多戒律都是在家人譏嫌出家人不如法,禮請世尊所制,世尊每
為比丘比丘尼制一戒律,迅速傳遍四方,不止出家人皆知,在家人也
知,為什麼呢?一則有些戒律是在家人請世尊所制,在家人很介意,
是故每制新戒在家人也知,二則世尊一制戒,一切僧眾都奉行,若昨
日尚有的行為,今日已無,譬如「若比丘非時受食,食者波逸提。」
在家居士若於非時供養出家人,出家人非得說明:「世尊不聽許非時
食。」不可,於是一切在家人無不知此戒。若未受具足戒人想熟知一
切戒律,只要經常親近出家知識和在家優婆塞優婆夷,無不一一了然
,不用盜心去聽聞出家人半月半月誦戒,也不用親從比丘比丘尼傳誦
,避免查詢比丘比丘尼戒行之嫌。

世尊住世期間,允許出家人不樂出家生活時,捨戒還俗,若又想出家
於佛法中修梵行,應度令出家受大戒。只要不犯受具足戒之種種難事
,出家還俗再出家再還俗,並無次數限制。佛法流行於全印度時,憑
一時之興趣,一群一群的投入僧中,不堪淨行或不樂佛法時,也往往
一群一群的還俗,如同海浪一波起一波滅,此種出家再還俗之人遍處
都是,以他們所熟知的出家戒律,傳遍於各階層,在家人想不知出家
戒律也難。若說已知出家人五篇罪名便不得受具足戒,還俗之人便不
堪再出家,凡是親近過還俗的人恐怕也都不堪受具足戒了,若是如此
,印度本土恐怕也找不到一位不知五篇罪名的人。事實上,一切眾律
中戒經為上最,是聖法律,熟知戒律並無任何過失,並不障礙出家受
具足戒。在家人若想熟知出家人戒律,輕易可得。

畢竟在家人熟知戒律得以體貼出家人之需要,盡心盡力如法供養,以
用協助出家人達成出家非家專心辦道之目的,避免無謂的誤會及干擾
,也得以從戒律中分享梵行清淨之戒香,隨順學習聖者境界,永斷貪
瞋癡諸煩惱。

如今印刷術發達,無處不有經律論,在家人若要深入律藏,只是願不
願意,毫無盜聽盜閱之疑慮。若說閱讀戒律不得受具足戒,四部阿含
經中有很多戒律,凡是未受具足戒前閱讀了阿含經,豈非都已不堪受
具足戒?這只是中國人誤會。法非法,律非律,在家人所應知,光明
正大研究律部,得以發揚戒律,令一切學者親聆世尊教誨,親從世尊


領受慈悲之滋味,樂於自洲以自依而得法洲法依,到此時節,方知閱
律並無過失。
戒律重建,彌補破戒猶未為晚,若未得先知法住後知涅槃者,得以先
知法住後知涅槃,若宿世智慧於此方再來,也得於今生依戒永盡無餘


姓名:獨處悠閑(163.32.106.188)於99/09/01(22:19)發表

毒柱憂柴
你是釋從信的學徒嗎?你不要對個人的迷信呀!未成佛的人,說的話
總會是錯的,尤其在原始人眼中,因你怎樣說也不是原始,原味,原
經,凡非這三原印的,就必錯無疑啦!必錯的東西你帖上來做什么呢
?你是想害這里的大得嗎?好在給我揭破,各大得這次應說聲多謝本
老啦!
sam外遊,本人依sam兄指示上帖。
姓名:sam(199.41.198.41)於99/09/01(22:26)回應

人出門在外,還念念不忘搖控全局,sam 是幕後黑手?用心可疑呀?
姓名:看天下去(139.175.56.71)於99/09/02(00:22)回應
信箱:3999@pcmail.com.tw

各大得不是用認識在門外,意圖念念不忘搖控局內的現象嗎?認識是
幕後黑手呀!用黑手可笑嗎?
姓名:sam(199.41.198.250)於99/09/04(00:35)回應

獨處悠閑兄:
在您的貼文內,確實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正法律,末學悠游其中,獲益
匪淺呢.難得於大無明中出現了一道曙光,為破迷啟悟,指引後學,
請費心努力貼下去,
姓名:看天下去(139.175.165.64)於99/09/04(04:53)回應
信箱:3999@pcmail.com.tw

回佛法討論室精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