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是體、是用?


太虛大師說:「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中國佛教幸好有禪宗,否則
中國佛教在修行上,將難以吸引眾多知識分子,亦難以成就眾多出格
高士。

近來版面上常見可愛的牛,由以往的大痴(裝傻)一轉而為禪宗大師,
氣派磅薄(錯字?),橫掃千軍,可佩可佩!

唯其所依其公蕭太大師之禪宗理論,乃以大乘後期如來藏系為主,有
別於傳統禪宗之解釋,頗令人有混淆之感。如以「心」為體,以
「性」為用。這都顛倒於傳統之說。

傳統的「明心見性」,「心」乃是用,「性」則是體。由於「心」是
用,故有真心、假心之說;「性」是體,體豈有真假?故不見真性、
假性之說。

蕭大師反於傳統禪宗心性之說,又以如來藏為理論,故評於台灣當今
禪宗大師,多只「明心」,未及「見性」,頗有貶低其他禪師之味。
而「見性」則必以肉眼親見佛性,始可稱之見性,並引《大涅槃經》
為依據,而說「見性」之人,甚少甚少,一般開悟者多只「明心」而
已........。

版主要說的是:牛大師於本版所說的「明心見性」,是有別於傳統禪
宗「明心見性」的內容。

這個主題,稍前也曾談過。請大家連結到下述網址,自可看到。

姓名:版主(139.175.7.23)於99/08/27(15:52)發表
首頁:http://a112.com/0207/0-a3/c4.htm

教育部國語辭典

【如來藏】
解釋 大乘佛教謂本身就含藏著佛體性的心識。此心識瑜伽行派認為就是
第八識阿賴耶識。大乘起信論等則認為受無明熏染的真如就是如來藏。究
竟一乘寶性論˙卷四:一切諸眾生,平等如來藏。
姓名:wen-lung(193.62.87.78)於99/08/27(19:31)回應

教育部國語辭典

【大般涅槃經】
解釋 佛教典籍。北涼曇無讖譯。內容闡述佛身常住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等大乘思想。原分四十卷。這個本子傳到南朝,慧觀和謝靈運等加以潤文
修訂,並對照法顯譯本,增添品數,分成三十六卷,而有北本、南本傳
世。

姓名:wen-lung(193.62.87.78)於99/08/27(19:33)回應

太虛大師有句話說:「人成即佛成」。換句話說,學佛修行無論修證
如何高、功夫如何好,最後都要回到人格的圓滿上,也就是為人處事
的修養上。如果在人格修養上有問題,那不論他智慧如何高、辯才如
何好,或功夫如何好,都將是問號。

想想,修行到最後要的是什麼?不外是貪瞋痴的消除,我執、法執的
消除。那麼,當我們修學有所得時,表現出強烈的排他性,這是不是
「瞋」呢?是不是「我執」或「法執」呢?雖然事實上,確是我對他
非但太執著了我對,究竟不圓滿。不是嗎?

希望大家在此的討論,在互得法益之下,也能學習、有助於人格修養
的成熟。願互免之。

姓名:版主(139.175.7.150)於99/08/28(10:52)回應

轉貼-倓虛老和尚《影塵回憶錄》

學佛之實行實做,有從智門下手的;有從行門下手的。
從智門下手的,多是利根人;從行門下手的,多屬鈍根
人。可是現代人從智門下手的,往往被聰明所誤,橫起
知見,易入流俗。如普通一般學教人,大多是覺於口而
迷於心;長於言而絀於行,這樣尚不如從行門下手的比
較可靠。真正上根利智的人,雖然其宿根深厚,要之其
前因,亦從行門中來。如諸佛菩薩、聲聞緣覺阿羅漢等
,莫不各有其所修之行。在勸化方面來說,也是勸人「
修行」,如說「老修行!你好好修行!」沒有勸人修智
的。實際上,「行」的功夫到家,自然就生出智慧來

       
姓名:Jackie(210.208.222.10)於99/08/28(13:11)回應
信箱:jackie@sc.com.tw

若沒「智」為前導,修「行」成外道的也一大堆。當知解脫煩惱、生
死,靠的是「慧」──般若,而不是一天唸多少遍佛、行多少善事功
德。別忘了,「八正道」中,以「正見」為先,才得「正念」、「正
定」,行而無智、無慧是不成的。

當然,這不是反對行門哦,行門是很重要的,祇是怕人誤解而已。

姓名:版主(139.175.6.77)於99/08/28(14:33)回應

阿彌陀佛

轉貼自Jackie菩薩的貼文→惟覺法師的開示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每個人都貪生怕死,所有一切動物都有貪生怕
死的心,這就是覺性、就是靈心,人人都有,動物也有,』

阿牛說:「貪生怕死的心,這就是覺性、就是靈心」就憑這一句,就
很清楚得知老和尚,並未「明心」,他將「妄心」當「真心」。

不信嗎?請問「貪生怕死的心」在睡覺無夢時、昏迷時、這個心在哪
裡?是「斷」呢?是「常」呢?還是「不生不滅」呢?

好了!講太多人格就不圓滿了,還說學佛呢!何況老和尚還是阿牛的
皈依師呢!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大乘新派 後學 阿牛頂禮

姓名:阿牛(202.166.200.69)於99/08/28(15:16)回應

阿牛兄:
對於文中老和尚所言之[覺性],[靈心]有兩點須做確定
(1): 雖老和尚在前文有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然而是否老和尚
將此[覺性],[靈心]便看做是[真如佛性]呢?
(2): 此[覺性],[靈心]真的不是[真如佛性]嗎?

這樣的問題是否應更謹慎的了解,甚至亦可當面請示老和尚,以
辨清真相,否則如此冒然地只根據一句話,便否定一位善知識,
很容易就犯了謗僧之罪.

阿彌陀佛
Jackie 合什
姓名:Jackie(210.208.222.10)於99/08/28(16:18)回應
信箱:jackie@sc.com.tw

阿彌陀佛

Jackie菩薩:您所提的問題大概如下:
1)、「覺性」=「靈心」≠「真如佛性」
2)、「覺性」=「靈心」=「真如佛性」
阿牛依原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每個人都貪生怕死,所有一切動物
都有貪生怕死的心,這就是覺性、就是靈心,人人都有,』
排列如下:
1)、「貪生怕死的心」=「覺性」=「靈心」≠「佛性」
2)、「貪生怕死的心」=「覺性」=「靈心」=「佛性」

J哥:這樣過謹慎了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後學 阿牛 頂禮

姓名:阿牛(202.166.200.31)於99/08/28(22:58)回應

可惜可惜﹐露了牛尾巴﹐失卻牛巴鼻﹗
過在什麼處﹖二見不淨﹐心也明不得﹐
性也顯不成。
南無龍樹菩薩﹐他說“不一不異”。
姓名:林廣(38.14.49.31)於99/08/30(00:06)回應

阿彌陀佛

廣老啊!廣老呀!『七地』後念念入滅盡定,一念無明永除,此時我
執永斷。(身見、我見永斷)。阿牛凡夫混個『七住明心』,還得多
多體驗,還望您老人家指導!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後學 阿牛 頂禮

姓名:阿牛(202.166.200.49)於99/08/31(16:59)回應

回佛法討論室精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