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佛經,不如先讀菜根譚?


捨本逐末,本是一般人的通病..我的意思是:佛經可能太難,
如能從菜根譚入門,可能較好;一般的大師談的禪理,
何嘗不是菜根譚裡面的東西?
結合釋道儒三家的精髓,菜根譚值得您一探究竟!
然而,菜根譚之後,有必要探討聖經一書,畢竟我們都是想
尋找真理!
姓名:ant(168.95.61.115)於99/06/08(01:28)發表
信箱:antnews@ms14.hinet.net

『菜根譚』只是明末隱士洪自誠的勸世之言,與佛經何干?中國人深
受『三教合一』之害,以致難見真理。至於說讀了『菜根譚』後,該
讀『聖經』,那就更奇怪了!我完全看不出這兩部書的思想旨趣有何
相關之處。
姓名:摩訶男(163.30.99.242)於99/06/08(06:36)回應

ant兄!
我覺得讀菜根譚還是太難了!應該先讀三國演義,水滸傳,.....了解人
生實際的情況!!!但是,這好像又太難了!?還是先從三字經,百家姓,千
字文看起,否則連這三本基礎課程都沒有,怎麼讀其他的?但是這三本
基礎課程好像又太難了..........................

還有,ant兄!您很喜歡也認為"儒釋道"三家合一,也認為"聖經"道理沒
有差太多,這世間的宗教思想其實講的都是同一件事,只是因時因地因
人而內容有些不同,憑我們的智慧和努力把這世間所有宗教思想合一,
就可以找到終極真理....................恭喜您!您已經入選一貫
道年度最佳新人獎!

有上述想法者其實不在少數,我只想問二個問題:
1.當無神論,一神論,多神論見面時,你如何統一其思想?
2.非洲土人,南美印加,太平洋諸島都有其宗教思想,何不一併歸納?
姓名:錦書(202.43.81.20)於99/06/08(06:42)回應

念念佛不更簡單 念佛為本 其它為緣

另轉貼【無住生心集】第60集
印光大師勸讀《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

  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由此可知,佛法在世尊
滅度之後,曾經由弟子們向四面八方傳播,最後在中國生根、茁壯、
開花、結果,其中之因素自然是很深、很複雜。但是由外緣來看,中
國的古大德們提倡孝道,提倡師道,未嘗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佛法為什麼不能在西方普遍的推行,正因為西方自古以來疏忽了
倫理道德的教育。現在佛法在中國已經衰微,可說是衰微到了極處。
有心人士非常關心,中國固有的倫常教育與佛法還能不能復興。這須
看國家的領導人重不重視佛法,重不重視師道,能不能再推行倫常道
德的教育。這樁事自然是很難的,正是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
人」。中國幾千年來教育的理論、內涵,民國年間幾乎完全唾棄,而
採取西方人的教育理論與方法。所以,中國近百年來的苦難,未嘗沒
有因果的關係。志士仁人見此現象,無不痛心疾首,然亦無可奈何。

  欲挽救劫難,須先救人心。印光大師出現在民國初年,他老人家
對這樁事看得非常清楚、透徹,於是在一生中極力提倡《了凡四
訓》、《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目的就是讓社會大眾
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與事實的真象,令大眾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皆有
所警惕,有所收斂。這是大師無比智慧的選擇,普度眾生度過劫難。
如是大慈大智的教誨,可惜能接受的人還是少數。從印光大師到我們
現在,這六、七十年中,我們所見到的、所聽到的,固然有不少人敬
仰、讚歎大師的德行,可是真正依教奉行,繼續大師的志學,推廣因
果教育,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

  我們學佛,無論修學任何宗派、法門,若不明因果,不能於日常
生活中起心動念有所收斂,則在佛法經論中懂得再多,也是枉然,無
法得到真實的利益。佛法自始至終重在實行,就是要把佛陀的教誨應
用於生活、處世、待人、接物之中。佛教導我們要作菩薩,作真正覺
悟的人,希望我們在這一生中永脫輪迴。覺悟的人,他的思想、見
解、言行,與凡夫決定有顯著的不同。從那裡辨別?最明顯的就是起
心動念,覺悟的人知道人生是一場夢。萬法皆空,了不可得,然因果
不空,所以覺悟的人決不再與任何眾生結冤仇。縱然受到侮辱,甚至
受到傷害,也能心平氣和,如如不動,願意承受現前的果報。果報過
去了,這一筆帳就了,正是「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這是真正
覺悟。如其不然,境界現前還是勾心鬥氣,可說是對佛法與聖賢的教
誨一無所知。這樣的人,實在就是佛所感歎的「可憐愍者」。

  我們每天讀誦經論,要從這些地方體會、領悟,希望自己真正能
在這一生中覺而不迷。在這一生中願意吃虧上當,願意受盡一切侮
辱,在生活中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如如不動,這是修行。若有絲
毫不滿意而動氣時,則前功盡棄,即佛經上常講的「火燒功德林」,
非常可惜。何以有這種情形,此乃是業障深重,外境中妖魔鬼怪太多
了,不讓你成就。稍稍見你有一點成就,他就從中障礙,引發你的貪
瞋癡慢,再把你拉回六道輪迴,甚至拉回三惡道。如此自己不知不覺
上當了,這就是《大寶積經》中說的愚癡佛子。

  在佛經上讀到「一闡提」,往往以為與自己不相干,沒想到原來
自己就是一闡提。一闡提的意思就是沒有善根的人,小小風浪都禁不
起。只要知道自己是一闡提,肯發心從一闡提回頭,如佛在《法華
經》上講,一闡提也能作佛。由此可知,所謂「一闡提眾生」,不是
過去沒有善根。如果沒有善根福德因緣,他在今生不可能遇到大乘佛
法。遇到佛法何以還作一闡提,是因這一生中遇緣不好,遇到逆境與
逆緣。什麼是逆境、逆緣?幫助自己增長貪瞋癡慢的緣,就是惡緣;
幫助自己增長清淨心,幫助自己忍辱精進的,這就是善緣。由此可
知,所謂善惡並不在外境,而在自己內心。內心一但覺悟回頭,外境
也是善緣,也都是佛菩薩。自己一念貪瞋起,一切佛法都是魔法,一
切善緣也都變成惡緣。

  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境界裡沒有好醜,
善惡、好醜皆在自己心中,也就在自己一念之間。一念覺就是善,一
念迷就是惡。

故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達境本
空,則能放下,一切隨順而得大自在矣。


姓名:miko(163.28.130.1)於99/06/08(13:27)回應

末學其實很佩服Ant先進的勇氣,敢非常誠實的提出自己的見解。也
不像是部份故意來貼了篇 post,亂話一通就走的人。

看《菜根譚》其實也可以啊,不過,看看《佛光菜根譚》可能比較接
近一點。但是,這還是不能取代佛經。

末學倒不認為看基督教,佛教一樣就一定是一貫道的思想。每個人的
一樣,有不同的看法。同樣說一樣,可能會有不同的層次。不過呢,
末學相信,在修行上,如果說真覺得都一樣,一下走這修路,一下走
那修路,可能是很難成的。如果說什麼都學的最有學問,那大學每個
系都去修一兩門課的人,應該比那些所謂博士,其實也只是專精某一
項領域的人有學問啊。

學什麼總還是要有主線的。雖然有時可以有一點點其他輔助的項目。
學佛當然是以佛經為主線。如果Ant先進要選基督教,那自然以聖經
為主線。一行禪師有本書,叫《生生基督世世佛》(立緒出版),提
出一些他對佛教和基督教的看法。是非常少見以理解的態度去看這兩
個宗教的書。不過,我想,其中旨在佛教徒可以以更理解的態度去看
基督教徒,反之也是一樣。不過,修行上還是應該選擇一修路去走。
姓名:傳緣(128.195.185.64)於99/06/09(00:38)回應

回佛法討論室精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