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三報告精要摘錄
禪三日期:民國九十三年二月十三日至二月十五日晚六點
禪三指導:慧廣法師
一、
禪三因緣
慧廣按:
為了延續上個月的禪七,讓有心於禪門修行者,於禪法能更深入體會,所以有了這次禪三。在短短兩天又半晚兩枝香期間,講解了長蘆慈覺禪師的《坐禪儀》,禪宗四祖道信禪師的︽入道安心方便法門︾節要。
以下摘錄一些問題回答,以及參加者感想,供養大家參考。
問題回答精要——
勝德居士:
真心妄心,不一不異;
信心不二,如何保任?
慧廣按:
若真的明白不二,就知道怎樣保任。即心境自然安住於「不二」,無真也無妄,行住坐臥不特意分別。若須分別亦無妨,但分別時不住分別、不執著分別,事後如燕過長空,了無痕跡即是。
「保任」是悟後在說的,未悟前只是講求要如何用功,才能與真心相應。
獨行仁者:
當真妄不相鬥時,於病中、夢中、臨命終應如何作功夫?
慧廣按:
當真妄不相鬥時,於病中、夢中、臨命終時無功夫可用。
功夫是妄、是妄心作用,然後想以妄治妄,把生病、死亡看做真實,所以生病、死亡時才會想要怎樣。這是迷的現象,悟者不會如此。悟者無真也無妄,一任天然,所以無功夫可用。無功夫可用才能真妄不相鬥,有功夫可用,如何能真妄不相鬥?
所以,「真妄相鬥」只是方便言之,會與妄鬥的,已經不是「真」了,只是比較接近真,其實它也是妄。若是「真」,必了然於妄。既然是妄,何必執取、在意它;若是「真」,何必怕妄?長空不礙白雲飛。所以,「真」是不會與妄相鬥的。《六祖壇經》:「六祖無伎倆,不斷百思想」。「無伎倆」才是真伎倆,有伎倆便是妄心意識作用,如何能離煩惱輪迴?
此身是業報所感,生病、死亡乃業所現,此時正好了業,要用什麼功夫對抗呢?達摩祖師說:「隨緣了宿業」。生病時、死亡時無執無取、無真無妄,病亦非病,死亡亦非死亡,即是解脫。
至於夢境,乃意識之反映,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因此,當人尚有妄想執著時,如何能無夢?唯有開悟見性,第六識轉成無分別智後,妄想執著無,夢境就少。進而俱生我執斷,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八識田中習氣、種子盡除。當第八識圓明無礙,如大圓鏡時,才能無業習所反映之夢。無夢就無用功,這才是究竟之法,捨此而講究夢中如何用功,若成捨本逐末,就無意義了。
慧真居士:
月溪法師談到用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至一念無明時,只有「一念」。那麼,這一念是留在那裡,不理不睬,或是像月溪法師說的「一直看下去」?一直看下去又好像用力了?
慧廣按:
「無始無明」即根本無明。「無明」者,不明實相(真心、本性),迷真逐妄,假名無明,如果開悟明白了真心體相,無明即除。所以無明非實有,找不到它的生處,所以稱為無始(沒有開始)無明。
要破除無始無明,有些祖師如月溪者,開立方便,施設觀照、參禪、參公案……。這些方法叫做「一念無明」。用得適當,如以毒攻毒亦可癒病,所以月溪法師說「用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
「一念無明」是工具,當觀照、參禪、參公案或看用得適當,雜念即消,僅存一念。這「一念」既然是工具,當然不可以停留在那裡,要一直看下去、一直觀下去,才有可能破無始無明。
功夫上是用意非用力。參禪等是屬於較深層意識的用功,並非用想像思維。用想像思維就會產生「用力」的現象出現,如此就會導致身心出現不良現象。
麗雪居士:
禪與打坐之定有什麼差別?
慧廣按:
禪宗就如六祖所說的「唯論見性,不談禪定解脫」。見性後,即定慧等持,本性自在定中。此定非屬修,是無為定,由開悟見性後,妄想執著息而顯,非由修得。打坐如果是依有為法,如數息、唸佛、持咒、觀想……來修,所修成的定,屬於有為定。定之極品有四禪八定,離欲界處於色界、無色界中,未得解脫。
「禪」乃本心自性的簡稱,不一定要坐,只是坐較能持久,有益於用功,禪宗才多打坐。
泳禎居士:
腿很酸、很麻。
慈滉居士:
禪三其間,腿麻變不麻,但有時卻又會麻,不知是什麼原因?
慧廣按:
坐禪是一種功夫,功夫是練習來的,必須早晚固定時間打坐。方法正確,久之,腿酸麻的時間就會延後發生,入定或氣脈通達後,就不會有酸麻的現象。
有時不會麻、有時又會麻,跟飲食有關係。你注意看,早餐前那枝香,因為未飲食,肚子空空的,腿就不覺麻。所以飲食要適當,不要吃太飽,保持肚子的空暢,可免除腿麻之苦。
慈榕居士:
禪門唯論見性,但佛教講普渡眾生。除了內心的眾生要渡之外,要度外面的眾生,不就變成妄念了?
慧廣按:
不知真名妄,若知真,妄即真心妙用,應用無染不執,哪來妄?凡夫由於不明真心本性,六根對境即攀緣六境,執取法塵、分別名相不知休,陷於虛妄境界中,所以是妄。悟真者,真心不動,六根無染,隨緣應物,物去不留,何妄之有?
禪三感想精要——
湛廣法師:
以和尚的教法,放下身心一切,休息萬緣,不住相、不執取,妄念自然止息。法義上的領受,勝過上次禪七。和尚直指本心,無有對待,一塵不染,它就是它,它亦非它。
宏法法師:
沒有想到不著一切處,也可以入靜、入定,達到無我的感覺,有點驚喜。以前都以有所緣來用功,坐三個小時也不一定能入。這次禪三第二天,我就依和尚所說,心無所緣來打坐,結果很快就進入了。真是輕鬆好玩。
見款法師:
自然、接受、不求。
泳禎居士:
本性本來清淨的,哪來用功?只要不作諸善、不作諸惡就好。
感謝師父的點道,很清楚、很明了,尤其說了禪宗四祖道信禪師的公案,讓我更加深信而無礙。
黃秋居士:
來打禪三之前,身體很不舒服,打完禪三,反而舒暢了,禪三很好。
麗雪居士:
三天很快就過去了,只有歡喜、清淨,講不出什麼來。禪三很好,可以受益很多人。
勝德居士:
就如師父所說,凡夫心裡始終念念相續,但其實念念中斷有空隙。修行就在此用功,將此空隙擴大,而前後際斷,真心全顯。但這顯然不容易,亦如師父所說,唯有兩法可用:放下或承擔。
慈桂居士:
三天禪坐,身體上很舒服,不感覺酸痛。依照師父開示用功,不費心力,已經有點體會到禪的修行方法,只是有時咒語還會浮上。
慈得居士:
放下、自然是禪,
隨緣、自在是宗。
慈榕居士:
師父是真禪師,所開示與弟子平日所修甚契,今日法義更加明白。
慈滉居士:
禪三間,精神特別好,得知坐禪的要領在放下。
【回首頁】
|